首页> 详情

揭开“海捞瓷”的神秘面纱

2014-07-04 14:22:35 | 浏览:6492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海底打捞


    文 侯丽

    2011年,我国南澳Ⅰ号的考古发掘,一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记者采访了南澳Ⅰ号水下考古现场领队、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研究员孙键,他给我们揭开了“海捞瓷”的神秘面纱。

    A

    不易受侵蚀的物理特性

    让瓷器留了下来

    历史上,丝绸、纸张、瓷器、铁器等生产生活物品一直是中国向海外诸国输出的大宗物品。由于海水环境的因素,丝绸、纸张等有机类物质很难长期保存,铁器等金属物品亦会严重锈蚀,只有瓷器可以长期不受侵蚀。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由水下沉船出土的文物,基本是以瓷器为主,水下考古许多研究课题也是围绕其开展的。

    瓷器本身坚硬细密,釉料润泽透明,吸水率极低,耐酸、耐碱、耐高温,与食物直接接触不会有任何化学反应,器表光滑不利于滋生细菌且易于擦洗,作为日常的生活器具,具有其他许多材质无法比拟的优越品质。更为重要的是,瓷器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了一种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的必需容器。因此,我国自汉代开始,已少量地向海外输出陶瓷器。从海底已经发现的汉代四系原始青瓷瓿、晋代四系青瓷罐等实物可明显看出,它们是属于浙江越窑系的青瓷产品,不过受资料稀少的限制,尚不能断定这些器物到底是属于长途贩运的商品还是船上一般的生活用品。

    海上航行所具有的高风险,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许多不幸的事件,无数中国生产的陶瓷器被遗留在了茫茫大海的深处。时隔几百年甚或上千年,得益于其不易受侵蚀的物理特性,我们得以通过考古的方式看到其真面目。

    B

    脱盐脱水技术

    仍是难题

    如何对出水文物进行脱盐、脱水处理,以便取得最佳的保护效果,一直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难题。

    无论何种质地的器物,在海水中长时间的浸泡,一般都会对其保护带来不利的影响。除去黄金类制品比较耐腐蚀外,一般银、铜、铁、锡等材质均会受到严重影响,变得难以保存,许多金属制文物刚刚出水时的断面灿然如新,但接触空气后很快就被氧化,最终成为粉状。我国以往的水下文保工作曾有过许多深刻的教训。

    瓷器的状况略有不同,但也存在一些难题。

    目前,最简便可行的就是用不断降低含盐量的方式进行置换,不过,最后仍然需要用淡水浸泡或喷淋,这也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做法。但这种方法会占用大量的空间,浪费淡水资源,并且只是延缓文物的损坏而已,仍然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

    对于外表包裹大量海洋寄生物的瓷器,因为瓷器外表是光滑、硬度很大的瓷釉,只需要用比较坚硬的锐器沿缝隙轻轻用力,即可将其一步步从器物釉面剥离,当然,技术人员此时要特别小心,掌握好力度,尽量不要刮伤釉质。

    至于坊间流传使用各种酸性溶液浸泡的方法,从以往的经验看,无论采用何种酸液,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甚至会加剧对文物的破坏。如果是裸露在沙底海床上的瓷器,基本都会由于长年的海水侵蚀与泥沙打磨,釉质已经完全被损坏,不可能恢复其原貌了。

    C

    一旦损坏

    修复几乎不可能

    “海捞瓷”的另一个常见的现象便是瓷器釉层会出现细碎的冰裂纹与黑斑。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水下温度的变化引起的釉面与胎土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导致收缩不一致,釉面起裂。

    另一个原因是,沉船中存在着大量炭化木质和铁制品,连同海泥在漫长的岁月中,通过裂纹,渐渐渗进器表。

    一旦瓷器本身脱离了被海水包围的环境,长时间裸露于空气中被干燥后,已经沁入器体的盐分亦会不断从中析出,导致釉层开裂并引起与胎体剥离。

    从本质上讲,将出水文物修复如新只是一个良好的愿望,实际来看,瓷器如果受到了损坏,修复几乎不可能。

上一篇: 揭开“海捞瓷”的神秘面纱

下一篇: 传世汝窑双龙耳三足香薰炉惊现瓷器收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