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钧瓷“做局”炒作是如何赔了夫人又折兵

2016-07-09 12:09:09 | 浏览:26859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实际上,钧瓷拍卖市场上“做局”事件历来并不少见,钧瓷大师和艺术机构等人为抬高钧瓷大师作品的价格,制造“高价钧瓷”来抬高作品价格和身价等

“一个钧瓷炒作人或炒作集团,会定位一位在钧瓷圈有一定知名度并且市场价格在10000左右的钧瓷大师,跟钧瓷大师签一个三年协议,钧瓷大师每年给炒作人36件钧瓷,三年就是108件,每件以1万元左右的低价收购。一年后就开始在拍卖会上炒作,每件1万元收购的钧瓷,拍卖价标到5万元,两年后再标到 10万元甚至30万元一件。并且安排‘自己人’和一群真买家坐在一起,假装举牌竞拍制造一种‘热烈’的现场气氛。”

点击浏览下一页

有创意的精品钧瓷是有的,也值得高价,但肯定不过,正如82年的拉菲中国一年消费的比全部生产的数量都多,真的可能吗?

各种炒作集团、大收藏家、钧瓷大师本身以及参与“做局”的知情者拍卖行,在拍卖市场“做局”现象的背后,看似每一个群体都在局中受益。当钧瓷拍卖市场“泡沫”破灭时,损害的不仅是个别钧瓷大师的声誉,而是整个禹州钧瓷的信任度。

不要一提起钧瓷就是“黄金有价钧无价”和“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这都是有前提那就是稀缺和价值。那些粗制滥造的钧瓷你就是送给别人都会闲碍事,哪来的无价和这份自信?在宋代,1贯1000文,1文大概相当于现在一到两块钱,按当时购买力,万贯家财相当于现在的500万到1000万,谁能告诉我,你家摆放有500万以上的钧瓷吗?报个名来!

有那个时间和精力不如好好创作出一件有新意的钧瓷和釉色,用户和市场不相信意淫和眼泪。好作品自己会说话。

http://www.hntb21.org/

上一篇: 钧瓷之都能否构建钧瓷学?

下一篇: 论禹州钧瓷行业困境原因和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