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探寻邢瓷的前世今生

2016-01-30 11:01:26 | 浏览:20206次
分享到: 
 
邢瓷 春邢瓷 春邢瓷 福如东海邢瓷 福如东海邢瓷 翰林罐争春邢瓷 翰林罐争春

  文_临宣

  早在唐代,阿拉伯商人苏来曼在他所著的《东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中国人能用陶土做成用品,里面装了酒,从外面能看到”。这种瓷器就是邢窑出产的透影白瓷。能烧制如此美瓷的邢窑何以在元代以后消逝千年不知所踪呢?让我们追随历史的轨迹,探寻邢瓷的前世今生。

  溯源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上,从商周以降,一直是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正是邢窑的成功兴起,宣告了这种单一格局的结束,并由此开创陶瓷青白两大体系。

  公元622年,内丘改隶邢州,邢窑由此得名。但邢窑白瓷的烧制并不始于此时,而是开始于此前的隋朝。强盛的唐朝为邢窑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在继承的基础上,历经改革和创新,邢窑发展成为唐代著名的制瓷窑场。

  唐开元时,邢窑和越窑一青一白并驾齐驱。陆羽《茶经》说,“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

  唐《地理志》说,“邢州巨鹿郡土质瓷器,越州会稽郡土质瓷器。”诗人皮日休诗说,“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园似月魂落,轻如云魄起。”

  到天宝年间,邢瓷已作为地方贡品,大量运往彼时的京城长安。唐李肇的《国史补》说,“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据介绍,唐代邢瓷精品的主要特征是“白如雪”,器形主要有平底碗、玉璧底碗、执壶、杯、瓶等。唐代邢窑还烧制青釉器、黑釉器和褐黄釉器等。

  唐人著作的《乐府杂录》里,还讲述了可以印证邢瓷质佳的故事,说当时音乐家郭道源“以箸击之,其音妙于方响也”。

  中唐后期,邢瓷已远销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埃及和日本等国家,此时,邢瓷达到颠峰。

  晚唐,邢瓷细白瓷日渐式微,造型单调、朴素、保守的特点也日渐明显。延及北宋,邢瓷在世已默默无闻,取而代之的是定窑。在随后的千年之间,邢瓷湮没于历史的千山万壑,成古,成谜。

  破谜

  唐代邢窑遗址在哪里?这成了近代古陶瓷史学研究的“斯芬克斯”之谜。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陆续有陶瓷考古界的权威和史学界专家到河北内丘实地考察, 虽有史书记载,然而言之凿凿的邢窑遗址,始终未被发现,确认。

  未获得可靠的实物标本,邢瓷的造型、胎质、釉色以及烧成等生产技术和工艺特点,就得不到准确解答,相应的鉴定和研究更无法展开。

  让许多行外人想不到,也让许多行内人耿耿于怀的是,破解这个课题之谜,文物考古部门没有夺得头筹,倒让河北临城组建的一个邢瓷研制小组抢了先。   

  “1980年以前,我们对有关史书记载的邢窑与邢瓷,仍一无所获。”张志忠说,当时许多人把寻获邢瓷实物的目光放在了内邱,谁都没有想到邢瓷会出现在临城。

邢瓷 睡莲邢瓷 睡莲
邢瓷 鼓钉洗邢瓷 鼓钉洗

  张志忠,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邢台市邢窑研究所所长。他以亲历者的身份见证并记述了邢窑发掘、研究的每一步。1980年初,临城县二轻局成立了“邢瓷恢复研制小组”。当时,张志忠所在的陶瓷厂也参与其中。在不到半年的时间,该小组在临城境内共查出包括祁村、岗头、西双井等在内的邢瓷窑址18处。1981年春天,张志忠首次与专家一起参加临城县祁村唐代邢窑遗址的挖掘。扒开1.5米厚的黄土,发现了60公分厚的瓷片堆积层,“瓣口瓣腹瓣足盏”、“平沿弧腹圆足托”、“短颈短流鼓腹执壶”、“提梁刻花马蹬壶”、“唇沿浅腹玉壁底碗”等深埋在地下一千年前的一件件器物标本展现出瑰丽 “容颜”。

邢瓷 一代天骄邢瓷 一代天骄

  “唐代时临城属于赵州,与属于邢州的内丘相邻。在历史上,临城南部一些村庄,比如瓷窑沟,有时划属两县。”张志中介绍,另外临城的瓷土藏量巨大,顺太行山东麓南北50华里都有分布,“这些无疑都是邢瓷的信证。”   

  1981年4月25日至27日,邢台地区科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在临城县召开了由中央、省、地、县考古工作者和新闻部门参加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与会专家首先考察了瓷窑遗址,对出土器物进行了鉴定。大家一致认为,临城发现的瓷窑遗址,应是“唐代邢窑”或者说是“邢窑的一部分”,“至少也是邢窑的正统或亲支近派”。同年5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向海内外播发了《临城探寻到新的唐代瓷器窑址——出土的白瓷器物就是著名的唐代邢瓷》、《“邢窑之谜”的解开》等报道,将我国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布于世。

  1984年夏至1985年夏,内丘县先后发现邢窑遗址20余处。1987年至1990年,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为主组成的邢窑考古队开始进入内丘、临城工作,对所有已发现的窑址进行逐一调查核实,确定邢窑窑址21处。到2011年,确认邢窑遗址26处。特别是2003年5月至8月,河北省文研所对内丘县步行街建设施工工地所涉及的邢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一些唐代的细白瓷碗、盒、罐类的器物底部或盖子上,刻有“盈”、“官”、“翰林”字款,为各地遗址和墓葬出土的相应款识的白瓷找到了窑口。特别是出土的十余件“官”字款器物,改变了古陶瓷学界一直以来认为是定窑特有款识的观点,具有重大的考古价值。

  重生

  在临城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普利寺塔的一侧,便是邢州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院内摆满了一排排制好的坯,瓶、壶、罐、坛,虽然还没上釉,却已显出它的古朴典雅之美。

  拉坯机旋转着,只见一团白色的胎泥在他的手中一会儿工夫便变出圆圆的瓶身,细细的瓶颈,圆润的瓶嘴,一个梅瓶便成型了。张志忠说:“别看拉坯才十分钟,我可是练了三十年的功!”张志忠,这位临城县土生土长的白瓷研究专家。十几岁时,他就参加了瓷器制作的工作。自从参加了邢瓷研制小组,他就与白瓷结下了不解之缘。正是在他的努力下,邢白瓷这一古老的制作工艺才在临城县保留下来。

  1981年4月,在临城召开的“邢窑与邢瓷艺术鉴赏会”上,一位北京的陶瓷专家说:“不解决拉坯技术,恢复邢瓷只是一句空话。”这句话深深触动了张志忠。

  北方拉坯工艺几近失传,于是张志忠慕名去了景德镇,他花2角钱买了一张参观古窑瓷厂的门票,在那里看到了拉坯的老师傅,可一打听让他傻了眼,这技术不外传。

  几经曲折,他拜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退休的70多岁的拉坯大师程光逵为师,每天利用中午或晚上下班后的时间,用别人剩下的泥跟师傅学艺。仅练了六个月,他已初步掌握了拉小件坯的技术,1985年2月,由于研究组实验任务告急,让他回来担任工艺组组长,为不影响整个研究组的进度,他遗憾地告别师傅,回到临城。在做大件拉坯时又遇到了难题,师傅不顾年老,从景德镇赶往临城,手把手教他,使他逐步掌握了大件拉坯的技术。

  尽管他掌握了拉坯技术,但没有好的原料烧制白瓷也是“无米之炊”。

  要烧好的白瓷,需用“红砂石”作主料。为了找到“红砂石”,他与技术组的人员背着铁锹历时两个月之久,踏遍了临城西部的山山水水,终于在石城、牟村、祁村煤矿等地找到了钾长石、石英、粘土、红砂石和天然优质釉土。这为白瓷烧制打下了良好基础。

  仿制邢窑白瓷需要标本,于是张志忠与邢窑研究组的成员一起对西北、华东五省进行了41天的考察。

  在陕西省博物馆,他们见到了一只典型的邢白瓷盖罐,在扬州和镇江博物馆他们见到了不少邢瓷样品,那外形端庄大方的白瓷盂,那胎白质坚釉色光润透明的花口钵,令他们大开眼界。

  1986年底,经过上百次试验,他们完成了18件典型器物的仿制,烧成细白瓷“玉璧底碗”、“刻花皮囊壶”、“多足盂”等300多件。该项目于1987年1月15日在石家庄举行的“邢瓷恢复研究鉴定会”上顺利通过省部级鉴定。

  1988年至1989年,张志忠经反复实验又仿制出梅瓶、净瓶、执壶、三系盘口瓶等十几个品种,并多次出口到日本等地。

  2010年9月,张志忠烧制的作品“白釉长颈瓶”,获“首届中国历史名瓷烧制技艺大赛”铜奖。之后,他的作品又先后十几次摘金夺银。

  千年后的今日,国内众多的收藏者对白瓷仍然情有独钟,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耿宝昌把邢窑的白瓷誉为“盛唐风韵,盈库珍奇”。

  从临城邢窑作坊来看,尽管烧制的白瓷供不应求,但从规模、数量、品种上看仍显不足。目前,张志忠正在筹划扩大白瓷生产规模,研究烧制透明白瓷,做大白瓷产业,一步步地使千年白瓷再现辉煌。

上一篇: 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

下一篇: 宋代梅瓶欣赏(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