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平:时空在指尖交错,艺术在陶瓷上定格
李剑平,1963年2月出生河北唐山。毕业于河北轻工业学校美术系,进修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系。现任唐山亚洲时代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河北省一级陶瓷美术大师,工艺美术师。曾获国家专利18项、国家级发明二等奖、河北省陶瓷设计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作品曾发表在《国际陶艺作品集》、《缤纷》、《山水画》、《家饰》、《河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师生精品集》等。
最近流行穿越,无论从古到今还是时光逆转,总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采访李剑平就让我体验了一次穿越。走进展厅,背后大门关闭的那一刹那,瞬间有种时光交错的感觉。空灵沉静的音乐、潺潺的流水声、发光的石块灯、印有满清人物造型的瓷盘、鼎状造型的茶具、革命时期的大瓷缸……古代延伸现代,东方碰撞西方,时空瞬间定格在这间神奇的手绘陶瓷展厅里。
李剑平着一袭黑布衫,出现在我们面前,他长发梳在脑后,艺术范儿十足,虽不健硕但眼神里的柔和和坚定使整个人丰富起来。和他攀谈,让我了解到真正的陶瓷艺术家,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和天赋,还有对艺术的审视与思考,沟通与感悟,执着与尊重。
初中毕业 与陶瓷结缘
迎着午后的阳光,我们踏进了李剑平的厂院,大幅立体手绘墙让我们嗅到了艺术的气息。听不少朋友说李剑平带领团队创作的手绘陶瓷作品很有特色,作品只行销国外和国内几家知名的五星级酒店,所以一直对这个人感到神秘,想他到底拥有怎样的智慧,让自己的作品有这么好的归宿?
说到李剑平和陶瓷结缘,还要追述到70年代末,那时的他刚刚初中毕业,由于家里姊妹比较多,家庭条件又不允许继续考学,所以不得不面临就业。就在这个时候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现唐山市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招收学徒,从小就非常喜欢画画的李剑平很兴奋,因为终于有一个以画画为职业的行当出现了。
在陶瓷公司工作的这段时间让李剑平的视野开阔不少,对骨质瓷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唐山虽然以陶瓷之都著称,但骨质瓷却以英国产品最为知名。中国的骨质瓷最早是绿色的,而正宗的骨质瓷是奶白色,半透明的,所以国际市场对中国骨质瓷是不承认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骨瓷才有了革命性的发展,逐渐向国际品质靠拢。
“看到人家的瓷器,觉得咱们的东西相比差太远,这就好比窝头与面包,咱们只注重功能需要,档次比较低端,而别的国家已经开始注重美感和设计。”有着这样的意识,一个朦胧的目标逐渐在李剑平脑海里树立———向着高端艺术迈进,设计出美丽的陶瓷。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一股子不认输的劲头,李剑平在一次河北省轻工厅(现陶瓷协会)举办的比赛中拿到了日用陶瓷设计的特等奖,得到了专家的认可。
进修考大学 在创新中与瓷同呼吸
由于比赛得了奖,李剑平得到了去中央美院陶瓷系进修的机会,一年的系统学习,让李剑平思路也活跃起来,观念也得到了彻底的改变。“那次比赛我们的设计是起源于英国的一种绘画手法,现在想想那只是一种技艺上的模仿,实在算不上是设计。”李剑平说,随着后来参加的交流活动越来越多,就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差距太大,于是,李剑平做出了一个决定———考大学。
1985年,22岁的李剑平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考上了河北轻工业学校的美术系。在学校的日子,李剑平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先后在全国获了小发明二等奖、河北省新产品设计奖等,后来作品还被选拔到比利时世界发明博览会参展。
大学毕业,李剑平又回到了工厂,继续研究他的陶瓷技艺。1992年,他被调到母校管理实习基地,有了实践和理论经验,李剑平觉得自己离当初的目标一点点靠近。
创办公司 诠释“当东方遇到西方”
以后的事实证明,李剑平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不仅因为他的陶瓷绘画造诣,更因为他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和陶瓷行业行销方面敏锐的洞察力。1995年,李剑平认识了他事业中很重要的一个人———Grace。Grace是出生在美国的华侨,她经常来中国找些农民画之类的美术作品卖到美国,通过这种方式把中国的传统美术元素带到国外去。很快,李剑平和同样对瓷器和传统手工艺术充满热爱的Grace合伙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亚洲时代。“当东方遇到西方”,Grace与李剑平对“中西融合”的产品设计风格不谋而合,于是李剑平开始研究手绘骨质瓷。虽然Grace善于销售,但是手绘骨质瓷的铅含量超标,根本无法出境,这让李剑平非常头疼。在一筹莫展的时候,Grace从国外带来了无铅颜解决了危机。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解决了铅超标问题,公司又赶上了97年的金融危机。由于李剑平的产品都是通过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经销商为跳板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现在中间商倒下了,李剑平作为供应商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好过。一路坎坷,直到1999年,金融危机的风头过去了一些,公司才稍稍好转。
现在李剑平的陶瓷厂有了自己的品牌———亚洲时代,从模具、原料、成型、素烧、手绘、烧制到最后的销售环节都已经非常完善。手绘间里的工人们都戴着耳机听着音乐潜心绘制自己的作品,李剑平当初朦胧的目标也随着这些产品的出炉清晰起来:把中国的陶瓷设计带到国外,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自己创造是个人行为,只有做成系列产品推出去才能影响行业,进而影响世界。”李剑平说,为了这个目标他每年都会带员工去国外充电,到各国的陶瓷基地或大学交流,请哥本哈根艺术家协会的技术人员到厂里指导。“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带员工去看展览,去海边采风,只有提高鉴赏力,产品才会有突破创新,厂里每年都会举行评比,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推出新的设计师,保证我们的产品推陈出新。”
守住对艺术的尊重关注手绘陶瓷传承
亚洲时代的宣传册没有大肆宣传公司,却在扉页写着大大的几个字“中国创意阶层”,在李剑平看来,产品受不受欢迎,创意最重要。亚洲时代注册了10年,产品早已畅销国外,在国内主要供应北京故宫御膳房、上海希尔顿、浦东香格里拉等五星级以上的酒店。
虽然现在中国的骨质瓷制作水平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在质量、设计理念等方面已经超越了国际水准,亚洲时代自身的发展也还不错,但是李剑平也有自己的担忧。手绘陶瓷这个行当如果热爱便是一种精神享受,如果把它当做工作就一定要耐得住寂寞,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坐不住,传承便成了一个大问题。“现在日本韩国的陶瓷都做得很地道,技艺也很独到,中国的陶瓷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传承。这些年政府对陶瓷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增强,比如每年我们举行的陶瓷博览会,但是整个行业与国外的交流还是不多,想要快速发展就得走出去引进来。”谈到这些,李剑平温和的眼神显得有些焦虑。
现在的李剑平已经从当初那个怀有壮志的青年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陶瓷美术大师,无数的光环笼罩在头顶,但是一袭黑布衣的他却不像一个厂长,而是一个见到员工买了新被面会主动上去聊几句的朋友,看到员工画得不错就上去鼓励几句的长辈。用他的话说就是:越走高的时候,就越觉得自己特别低,人生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是谁说过,人们应该在“钱”之外,思考更多东西。时代进步,一个人的经济价值越来越得到张扬和放大,而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价值却越来越被弱化。其实,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更需要我们去褒扬一个追求内心纯净,忠诚“传统美德”的人。李剑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对陶瓷艺术有着执着而严肃的尊重,这份尊重里有对陶瓷的爱,对书画艺术的爱,对唐山这座城市的爱。
他,或许不是资产过亿的商界巨擘,却以自身的魅力影响过大家;她,或许不是著作等身的文苑名家,却以自己的故事感动过众人;他,或许没有太多的光环围绕,却以自己的执著与努力实践着梦想;她,尽管仍是孤军奋战,却向每一个人传递着力量和勇气……
他或她,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英雄。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欢迎推荐给我们,我们的封面故事会把他们展现给更多的读者,让他们去影响、感动更多的人
上一篇: 高太昇和他的黑瓷艺术
下一篇: 清代朱少甫瓷刻中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