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景舟先生二三事
五十多年前的宜兴丁山陶都照相馆还是坐南朝北,橱窗里名人肖像是顾浩元、候士明、范锡妹、朱洪生、任淦庭、朱可心、秦牛大等。后来才知道任淦庭、朱可心是从事紫砂的。知道顾景舟还是从一本书中开始的,那是著名作家秦牧先生著的《艺海拾贝》中有对景舟先生的记述。
真正与景舟先生相识还是七十年代中期。我与先生的公子夑之先生一起知青回城,我到宜兴陶瓷研究所学雕塑,他在红卫陶瓷厂学釉水,后同属美陶厂。时常见到顾老,顾老对自己孩子的同事非常和蔼,常以长辈的身份询问我们的工作与学习,印象中他是一位淡定儒雅慈祥且满腹经纶的老人,至今仍有几件事令人难忘。
1979年秋月,宜兴陶瓷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为期六十天的大型展览。展出期间故宫应展出方的要求将故宫院藏的宜兴紫砂壶让大家观摩鉴赏,并在当时的吴仲超院长的办公室举行座谈会,参加的人员有,顾景舟先生,宜兴陶瓷公司的高海庚先生,故宫的彭副院长和著名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杨永善、陈若菊、张守智老师等。笔者作为座谈会的文字记录者自始至终参加了全部活动,聆听了与会各位令人难以忘却的发言,结束后还执笔写了一个座谈会纪要。参加那次观摩,可谓大饱眼福,近50件故宫紫砂藏品逐一展现在大家面前,更难以忘怀的是顾老的发言,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感受到顾老对紫砂的钟爱和渊博的知识。他细述紫砂的产生与由来,并在紫砂几个大的发展节点有独到的见解,并对故宫这次展示的紫砂壶逐一点评,对壶的作者、对壶的装饰、对壶的用泥、对壶的文化特征,说得那么中肯,那么准确,那么独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钦佩。他对储南强先生苏州所购现存于历史博物馆的供春壶的真伪,并对新中国建立以后褒瓷贬陶的现状十分感慨。那时国家政治形势刚发生变化,百废待兴,顾老能如此直言,大家十分钦佩。本人更是受益匪浅,由衷地认为,对紫砂深层次的了解和钟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十年后,紫砂热开始,那时还是“外”热内冷,港台人士云集宜兴,买卖与收藏十分火爆,说紫砂、做茶壶成了最时尚的事,成为人们注目的中心,从事做壶的人员也受到大家的关切。紫砂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个人的快捷致富途径让人们羡慕不已。然而,每次到顾老的工作室去,先生他还是那么淡定和沉稳,看不出与原来有什么大的变化。他还是热情地招呼你入座,叫阿平(潘持平)沏茶,放下手里的活与你交谈。每次为不浪费他的时间,临走时,他总是起立与你握手道别,令人十分感动。
记得1993年春,我陪中央办公厅中南海管理局刚退休的宜兴籍美工杨老师去拜访景舟先生,当时他还住在紫砂厂河西的职工宿舍内。两位老人一见如故,谈兴甚浓。景舟先生对当时的紫砂生产状况,对紫砂壶的设计制作,对青年人员的培养,以及对中南海紫光阁陈列品陈列效果,道出许多真知灼见。他与杨老师交谈中第一次涉及了关于紫砂创新制作的“形、神、气”的话题,他说:“形是壶的形象,也就是形状式样,一把好的壶来源于对造型的熟悉程度,取决于精心的设计和制作,神是通过壶的神态,也就是通过形象而作表达散发出的情趣……”“一切生命都是从一个中心迸发的,然后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由陶刻到装饰、滋长发芽,灿烂开花,要达到使壶的形象正对着你,向你突出,向你诉说,向你表达,整个形象有一种强烈的内在冲动,这就有了生命,才有了神。”“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壶的形象内涵的实质性的美的素质”,“我们的目光通过壶的表面一直潜入内心,用气质来丰富形象的本身。”他侃侃而谈,事后才醒悟到他的作品的精髓即出于此。不久,我在香港出版的书上见到了他的大作《壶艺的形神气》,当时交谈时他实际上已在酝酿这篇文章。
1993年夏秋之交,应台湾有关方面之邀,顾老及一批壶艺大家赴台访问并举办壶艺展。我承担了准备赴台活动的所有文字材料的准备工作:用繁体字并参照台湾方面的文稿叙事特点撰写了“新闻稿”、“开幕词”、“答谢词”以及为展览而出版印刷的书籍“前言”。因顾老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有专题发言和即席讲话,话题需统一和契合。成稿以后,我特地抽时间去拜访顾老并请他斧正。他耐心细致地看完了总计达8000多字的几个文稿,提出了一些十分宝贵的建议,如对紫砂的起源、紫砂的文化渊源和特点、紫砂的独特的成型工艺等问题,至今让我受益多多。
今年是顾老的百年诞辰,现在我们纪念他、怀念他、铭记他的谆谆教导,对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和培育新时代的紫砂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