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乐清五代十国窑址完成发掘 出土5000多件瓷器窑具

2015-07-01 12:04:17 | 浏览:8647次
分享到: 
 


    乐清市文物馆昨透露,乐清界内的龟山窑址已完成发掘工作,出土5千余件埋藏千年的瓷器和窑具。这是温州近期唯一一处正式发掘的瓯窑窑址。

    发现3座窑炉,每座时间差距三四十年

    龟山窑址位于乐清北白象乐东村龟山,是乐清与永嘉交界处,西面永嘉地界也分布有窑址,目前正在发掘,同属瓯窑体系。

    去年10月底,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乐清市博物馆对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3处窑炉自西向东分布,窑炉之间存打破叠压关系,从时间上看,每个窑炉间的时间差距为三四十年。也就是说,近百年里,这里一直是烧窑的地方,且炉窑老旧后不断新建。

    据判断,3座窑炉为龙窑类型,头南尾北,依山顺势而上,估算总长约50米,坡度约10~15°。因客观条件限制,3座窑炉都只是清理部分。
    
    出土标本多为曾经的“瑕疵品”

    在炉窑东边,考古人员发现有堆积层,出土大量瓷器,它们形式多样、造型精致、胎质致密,瓷器釉色大致分为青绿和青黄两种。主要产品有碗、盘、罐、壶、执壶、钵、洗、盏、盏托、炉、粉盒、器盖、擂钵、甑具、茶碾、碾轮等。其中以碗、盘、罐为主,占了整个出土产品的一半。碗、盘多数为敞口,少量花口,釉色多为青绿和青黄,以素面为主,少量器物带有莲瓣、弦纹、花草纹等。不少碗盘底部有泥点间隔。

    为何会有如此多件瓷器,古人烧好了产品难道不卖?考古人员介绍,龟山窑址为民窑,此次出土的瓷器主要是该窑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有破损、瑕疵、底漏等问题的产品,被堆积到一边。

    瓷器烧造年代为吴越国晚期

    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些瓷器的烧造年代为吴越国晚期,但大量器物保留着晚唐特征,同时其生产工艺发展明显滞后于越窑。松子泥点、明火叠烧等旧工艺与垫圈支垫一匣一垫、泥条叠烧等新工艺并存。建窑方式也不同于越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共性。

    市文物保护考古所有关人员介绍,瓯窑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窑址,上世纪80年代曾有过发掘,我市在西山水厂等地清理过数条窑床。2006年~2007年间在永嘉发掘过晚唐时期的瓯窑,但除永嘉龙下窑址以外,相关资料并未系统整理和发表。因此,乐清、永嘉龟山瓯窑窑址的发掘可为揭示瓯窑面貌提供可靠的实物资料,对推动考古研究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对乐清市而言,五代十国窑址发掘尚属首次。目前,窑址已完成回填等保护工作。

上一篇: 广州宣亦:瓷器珍品“人物故事纹青花大罐”

下一篇: 购买陶瓷餐具谨防铅溶出量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