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农民工享受“同城待遇”不是梦

2016-01-19 04:51:12 | 浏览:4098次
分享到: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城镇化。如何让这1亿人真正融入城市?他们在医疗、教育、住房以及享有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哪些实际困难需要解决?还有多少无形的坡坎要跨越?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推进城市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活在农村与城市的夹缝中,医疗保障权利得不到制度的保证。农民工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时存在的无法解决异地就医的问题,以及在纳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时受到户籍制度的局限和来自政府、企业的阻碍,,因此患病是目前农民工最惧怕而又难以避免的问题。由于缺乏医疗保障,农民工生病后大多采取的是“硬抗”,不仅造成身体的伤害,而且容易导致失业,以致失去经济收入陷入贫困。
  笔者建议:2003年,我国开始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才出现新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进城打工者的医疗问题看似得到了解决。但实际上,农民工作为城乡“两栖”人口,仍然处在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夹缝之中。前者要求他们回户籍地定点医院就医,路费和其他开销、异地就医等手续繁琐、补偿不能及时到位和比例降低,对于在城市里苦苦打拼的他们来说,并不划算。而后者又涉及到签订劳动合同问题,这对工作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来说难度依旧较大。
  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对农民工来说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不能生病、不敢生病、没空看病成为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农民工安心在城市工作生活,必须有效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后顾之忧。希望在不远的未来,“看病难”不再成为挡在“新市民”面前的一道坎。
  解决了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助于健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上一篇: 大学生帮山西临县农民卖滞销大枣 订单40小时破千万

下一篇: 国家有关三农的政策措施

头条


资讯热榜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