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冰雪的使者:满族人

2016-03-14 10:03:25 | 浏览:3490次
分享到: 
冰雪的使者:满族人
资料图
   每到冬天,东北就会被冰雪所覆盖,成为真正的冰雪王国。既然是冰雪的王国,那冰雪方面的活动就是丰富多彩的了。
  满族的先民肃慎、女真人长期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寒冷的气候,漫长的冬季,平如镜面似的湖泊,如玉带般的冰河,为其开展冰上体育运动和冰雪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早先,满族的先民女真人是用兽骨绑在脚下滑冰,后来演化成用一根直铁条嵌在鞋底上,这便是最早的冰刀。据说,完颜阿骨打联合女真各部落起兵反辽,他和他的将士鞋下绑着冰滑子飞驰在松花江的冰面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辽朝的宾州城。
  由于东北大地冰雪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满族的冰雪运动丰富多彩。主要活动有跑冰鞋、滑冰表演、冰上杂技与舞蹈、冰上足球、溜冰车、轱辘冰、抽冰尜、雪地走、做冰灯等。
  冰上杂技与舞蹈。冰上杂技,像冰上爬竿、倒立、盘杠(即托着木杆滑行)、飞叉、耍刀、使棒、弄幡、叠罗汉等等,动作高超不凡,惊心动魄。冰上舞蹈,如滑冰双人舞,更显出姿彩绚丽,妙然成趣,这种舞蹈由双人表演,动作像是赛跑。还有一些民间节日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跑旱船等也都移到了冰上,在滑行中进行,别有一番风韵和情趣。冰床(爬犁)也有了新的发展,在木板下面镶上了铁条,大大加快了滑行速度。冰上拖床的活动开展得更为普遍,在太液池的五龙亭和中海的水云榭前,每当天寒冰冻时,就有许多这样的冰床出现在风景如画的积雪残云中,床上坐三四个人,一人在前牵引,行冰如飞。更有人将若干拖床连接起来,由两三人牵引,在高速滑行中欢饮高歌。在城外的护城河,还有人以这种拖床运送顾客。
  冰上足球。古代中国流传已久的足球(蹴鞠)也移到了冰上,出现了冰上足球。每队由几十人组成,按位置站好,然后将皮革制成的球抛起,球快落地时,大家飞快地滑过去争夺,得到球的队获胜。如看到自己队得不到,而对方有可能得到时就将球踢远,再去争夺。最初,清朝将这种活动视为军训的一种手段,仅在军队中进行。后来也流传到民间,20世纪20年代在什刹海和护城河上,还经常可以看到老百姓在玩这种冰上足球。
  轱辘冰。“轱辘冰”是满族妇女的冰上体育活动。每年旧历正月十五,成群结队的满族妇女在野外的冰上簇拥翻滚,而且还一边动作一边口念:“轱辘轱辘冰,不腰痛不腿痛;轱辘轱辘冰,身上轻一轻”。显然,这种活动带有浓重的祈福色彩。
  抽冰尜。抽冰尜,是一种冰上游戏,冰尜,也叫冰猴,俗称“陀螺”。木制圆形,一般拳头大小,上平下尖,中间有一圈凹刻,尖端处嵌一铁珠。玩时,将小鞭的鞭绳缠绕在凹刻处,放在冰上一甩,陀螺飞转,再用鞭子不断抽打,陀螺不断地飞转。有的在上面贴上五颜六色的图案纸,转起来则令人眼花缭乱,极为可观。
  雪地走。也是满族妇女喜欢的一项雪上运动。据说清代宫廷妇女在降雪后,在雪地里行走,比赛时要穿“寸子鞋”,鞋底垫起的高度不低于10厘米,既要掌握身体平衡和竞走技能,又要有一定的速度。看谁的速度快,还要不湿鞋,渐渐地演变为民间体育活动。
  做冰灯。冰灯,是东北特有的民间艺术。据考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清代前期,曾规定松花江一带的渔民,在每年腊月都要向皇室进贡鲟鳇鱼和其他鲜鱼。渔民们冬天凿冰捕鱼时常用水桶冻一个“冰坨子”,中间点一盏灯,用来照明。于是原始的冰灯,就这样被创造出来了。

上一篇: 如何建设勃勃生机的农村

下一篇: 发改委将加大贫困地区的水利建设

头条


资讯热榜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