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阴雨天“麦客”跨区作业帮抢收

2016-06-18 03:39:26 | 浏览:2812次
分享到: 
   三夏,是农村最忙碌的时节。以往每到麦收的时候,都会有一批人背着干粮、拿着镰刀走南闯北,这些人被称作是“麦客”。如今,随着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的发展,手拿镰刀的“麦客”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联合收割机的农机手们,这些人被称之为“铁麦客”。每年5月23号左右,山东省平度市农机局就会组织一些“铁麦客”们从河南驻马店出发,一路向北收割小麦。现在,这些“铁麦客”们到什么地方了呢?
  
  记者来到聊城市阳谷县高庙王乡的麦田里,通过镜头大家可以看到麦子是一片金黄色,已经完全成熟了,从平度明村镇来的农机手们,马上就要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了,接下来就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走进农机手们的一天。
  
  从平度明村镇来到阳谷县的这个收割小组一共有3辆车,7个人。虽然睡觉的条件很差,但杨兴涛已经顾不上这些,现在他操心的,全是农田里的小麦能否如期收割。
  
  由于6月5号刚刚下过一场雨,麦田里太湿,这些农机手们已经在这里闲了一天。这天上午,农机手杨式松等的有些着急,就试着给村民们割了四亩。
  
  此次外出,杨式松是夫妇二人共同上阵,妻子专门负责收钱。虽然一亩地只收50块钱,不过这次收钱,并不顺利。
  
  看到地里还不太适合收割,农机手们只能继续等待。中午,大家在村头的包子铺凑合了一顿午餐。
  360截图20160618153804017
  吃完午饭,经纪人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旁边刘化育村的一些麦田已经可以收割了,杨兴涛赶紧带着工人赶了过去。这块地有150多米长,麦穗基本晾干。坐进收割机的驾驶室,杨兴涛的心情也像此时的天气一样,开始多云转晴。
  
  杨兴涛开收割机已经16年了,可谓轻车熟路。收割机作业的时速只有3公里,但老杨还是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滚轮。凡是割过的地方,杨兴涛留的麦茬都很低,而且整块地的边边角角都能照顾得到。
  
  杨兴涛告诉记者,最近几年,随着收割机数量的增多,他明显感觉到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以前,割麦子前都要亲自量一量麦田的尺寸,现在成了买方的市场,基本上都是一口价。
  
  正当杨兴涛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时,老天又开了一个玩笑。下午三点,阳谷县再次下起了瓢泼大雨,农机手们不得不停止作业。
  
  麦收时节,天气多变,农机手们的阳谷之行确实不太顺利。接下来,更多地区也将进行大面积的麦收,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做好天气预测,一旦天气转好,务必要抓紧时间抢收,确保颗粒归仓。

上一篇: 安徽历经半个月奋战 小麦收获基本结束

下一篇: 麦收季十余受访麦客都称曾遭排挤

头条


资讯热榜

热门视频

精彩专题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