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寻范联谊登封行

2023-08-21 08:23:45 | 浏览:4610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2023年8月20日上午10点,“寻范联谊行”活动组到达登封市区,云雾缭绕嵩山峻极峰下,河南省文化旅游厅宣传推广处王立国处长,嵩山文旅嵩阳书院负责人张景兰,范家门景区董事长范战标在等候。大家相互介绍后,乘观光车参观我们先贤范文正公父子讲学之地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是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郑州登封嵩山景区,背依嵩山主峰峻极峰,面对流水潺潺的双溪河两侧峰峦环拱,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古幽,清雅静谧,历史上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宋景祜二年(1035年)重修太室书院时赐名嵩阳书院,并设院长掌理院务。 嵩阳书院是历代名儒讲授经典的教育场所,程颢程颐在此创立程朱理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资治通鉴》的9卷-21卷,张载在这里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横渠四句,范仲淹,朱熹,范纯仁,李纲等皆在此讲学,名家云集,百家争鸣,思想碰撞,学说蕴蓄。

  登封市文旅集团工作人员为我们讲解源于诗经“高山仰止”山门,气势宏伟大唐碑前,黄土斜坡故事,更是体现劳动人民的智慧。仰望峻极峰,云海茫茫,。“不来峻极游,何能小天下”,一千多年前先祖文正公的诗句依然是嵩山最时尚的推介语。在讲堂前,聆听程门立雪的故事,“程门立雪”反映了读书人尊师重教、勤学苦读的传统,千百年来在人们中,留下了深刻的文化印记,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今日我们推介此地,希望更多的朋友,品读传承嵩阳书院的历史文化,让嵩山这片土地上重视教育、热爱读书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嵩阳书院东边就是国家历史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崇福宫,我们到达崇福宫后,登封文物局安科长热情接待了我们,面对此景,改编一首跨越千年的对话:万岁峰下寻古人,惆怅何人识此心。忽闻叩门传语至,殷勤终是感知音。

  崇福宫位于登封市区北部太室路中段、嵩山万岁峰下,坐北面南,创建于西汉元封元年(前110年)。初名万岁观,唐代更名太乙观,宋代道数盛行,成为真宗祭祀、折福之所,有楼、阁、亭、台千楹,易名崇福宫。宫内设有提举、管勾诸官,来掌管宫观事务及祝厘之事,许多有名望而不合时势的朝臣,虚委以官衔,在此居住。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灏、程颐、朱熹等人,都曾在这里任过提举、管勾等职,

  司马光还曾于此写过《资治通鉴》。1000年前范文正公手捧宋真宗遗像在此,祈福炼丹,漫步山水间,也是人生快事!

  午饭时候赶到登封市唐庄乡范家门,村支部书记兼景区董事长范战标宗亲为我们准备了老家味道农家餐,相比城市大餐,农家菜更值得回味。范家门是按照“全民共参、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思路,于2016年聘请湖南大学设计院对全村7.34平方公里进行规划设计。目前,已经成为一个以生态、回归、简居为理念的山村老家度假体验、以高山农业为载体的农业体验、休闲、旅游景观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型村庄。

  值得一提的是范战标宗亲放弃城里事业回到小山村,16年如一日,为了老家发展,摸着石头一步一步对搬迁后的“空心村”实施改造,引进了禅修主题旅游度假休闲区项目发展旅游经济,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将贫瘠落后、交通不便的深山村变为引领当地生态旅游和产业发展新业态的示范村,探索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的建设之路。

  站在天心居小院大门口,回望嵩山峻极峰,仿佛就在眼前,这时范小红大声说:我可以断定范仲淹先生那首诗《中峰》就是在这里写就的,不信,你们听——            

《中峰》/范仲淹

嵩高最高处,逸客偶登临。

回看日月影,正得天地心。

念此非常游,千载一披襟。

  一路上,一行人边走边看、边看边议,交流不少知识信息,约定向往的前行目标。

  下午3点左右,寻范联谊行活动组来下到嵩山下一个范氏家族居住的磨沟村,范世峰如数家常地讲述着这里范家历史故事,文献记载,南宋末年范文正公后裔范真,字彦诚,避乱于嵩山。明隆庆版《登封县志》记载,范让、范钦、范可均等都是显赫一方人物。此村也是嵩山范家拳传承地。这里范文正公祠建立道光十年,断壁残垣下耸立神位显示:“先贤文正公范子之神位”,皇祐四年(1052),范仲淹病逝徐州,仁宗亲撰墓碑额匾“褒贤之碑”,加赠兵部尚书、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这些头衔比参知政事小,也是仁宗心里一直想封他的。靖康元年(1126)2月,钦宗“褒赠近世名臣,特赠范仲淹为魏国公”。康熙54年(1715),颁诏“以宋臣范仲淹从祀孔庙”,称“老儒范子”;康熙61年(1722),又允许“其从祀于历代帝王庙”。散落在断壁下的多块碑刻诉说着往日的辉煌,昔日“哼”、“哈”练拳声依然回荡在山谷中......

  文化是需要传承的,无论是作为载体的器物,还是作为附着的活动,抑或作为故事的讲述,其核心在人——有人愿做,有人会做。回想先贤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思想的启蒙、对德行的教化、对美好的向往、对后世的期许......

  面对风雨飘摇的古祠堂、残墙断壁下的古碑文,我们是呼吁加强保护、尽快修缮,即便不能恢复原貌,修旧如旧也是对文化乃至信仰的一种接续,能让根脉得以依存、魂魄能够安放。

  2016年4月26号,习近平总书记在和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的时候,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经典名言,成为后来范氏家族人引以为傲的“今学焦裕禄 古学范仲淹”的最早出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提出“行走河南·读懂中国”。行走是读懂的前提,读懂是行走的目标。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明白出处,认识本来,把握规律,行稳致远,需要范氏家族上下以更加自觉、自律、自强的文化行动,抒写更优美的文艺画卷,开拓更广阔的文旅市场,发出更强劲的文化声音,增强文化自信的志气、底气、骨气。希望在致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逐梦伟大复兴的新时代,有更多的优秀范氏文化故事被挖掘、被续写、被讲述、被传播。

  嵩山天地宽,偶入乐其间;相聚时日短,收获满心田。下午道别时,我们相约九月中旬到南阳邓州、淅川,相信会有更多更大的收获。

  (执笔:范世峰)

上一篇: 寻范联谊伊川行

下一篇: 寻范联谊南阳行

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范姓委员会

协办:河南全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