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是事业更是责任。
很多人认识琉园都是从琉璃大师王侠军开始,对于其兄王永山的了解却知之甚少。高雄市府财务顾问、世界知名家具厂总经理、建华银行的创办者之一,这样的背景与经历,让王永山觉得自己与琉璃文化的邂逅仅仅是一场美妙的擦肩而过。只是想不到,结缘便是一辈子的相守。
“13年前,我只是出于对王侠军琉璃工作室在经营上扶一程的考虑进入琉园,打算半年之后抽身而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三天时间后,我便迷恋上琉璃这门博大的艺术。”十多年前的事,在王永山的叙述中历历在目;十多年后的今天,琉璃对王永山而言意味更多:“现在琉璃于我已经远远不是一门事业这么简单,而是一种历史责任。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打开中国人的玻璃世界,让琉璃成为像青铜器那般可以代表中国某一个时代的东西。”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望,王永山用双眼探索着,用双脚追寻着,英国、法国、意大利、捷克、南斯拉夫、波兰、奥地利……只要在历史上留下过玻璃印记的国家同样都留下了王永山的足迹。他会为一段在历史书上看到的关于玻璃工匠的历史,亲赴威尼斯的古堡,在曾经记录历史的第一现场感受当年的传奇。在很多与王永山有着私交的玻璃大师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他亲自寻访的帝国时代中王室工匠的后代。
在王永山的家中,琉璃艺术品成为他最珍爱的艺术摆设。属于国际大师级的艺术创作,王永山的收藏就有一百多件。“威尼斯是世界的玻璃重镇。在一家玻璃店,发现了一座意大利过世艺术家创作的高约半米的美人作品。那是在
现今,玻璃艺术创作热潮在王永山等人的传承中,正风起云涌地在中国人的双手中渲染开来,玻璃铸造掌握细节的特制是一种文化传承,玻璃独有隽永的光彩是一种无限的创意。
酒,曾被称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之外的第五大发明。
酒文化的研究是发掘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玻璃酒器、酒瓶则不仅是酒的载体,也是酒文化的重要载体。王永山虽不是好酒之人,却致力于酒器的研究和开发,乐于挑战国外尖端艺术。
“我们国家在人民大会堂最高级别的宴会中,喝的都是我们国家自己的白酒,用的却都是法国的玻璃酒杯。但是,由于中国人与外国人在血液上天然存在的0.3的体温差距,使得玻璃对温度传导并对酒产生影响的时间也不一样。”王永山说,“因此,我和我的团队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花了很大的精力在玻璃酒器的研究上,虽然这种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先例,但我们的目标就是研究出喝中国人酒的玻璃杯。”
“在酒器文化中,在玻璃的最高领域里,我希望中国人同样能够出彩。”这是王永山生活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
上一篇: 金全才 玻璃艺术界的高人
下一篇: 水晶渐成高端游客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