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汝州市新嘉诚公司“掌门人”邢根立去世,在汝瓷行业引起一片哀痛。
成立于1994年的汝州市新嘉诚公司是汝瓷行业的一个传奇,而它的创始人邢根立更是汝瓷行业的一个传奇。过往人生中,他多次大起大落,但军人出身的经历给他注满了倔强性格,凡事不认输,总要追求个干净利索无怨无悔。
在他努力下,新嘉诚公司“死而复生”,诞生了有名的“大井陶艺”品牌,摆脱了亏损的日子。至于他本人,在突发脑梗塞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居然依靠他人帮助,创作出(个别内容为整理以前笔记资料)《风雨人生》、《求解生命》等励志书籍,成为汝州的当代“保尔”。
斯人已逝,唯留书和瓷伴随后人风雨人生路。
汝州市新嘉诚公司“掌门人”邢根立
人生逐浪起伏有高低
邢根立出生在1947年,他的生命轨迹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
求学时他想考个好大学,梦想断在了文化大革命。随后他又参军,前途一片光明时,因为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些行为,他又被复员回家。时代浪潮下,个人的命运由不得自己。
重新回到人生起点的邢根立,在农村老家没有消沉,钻研起各种致富门路,干过蚯蚓养殖、开办复印店等生意,并积攒下了数十万的财富。
在上世纪80年代,这不是一笔小数目。许多人羡慕他:即使后半辈子啥也不干,也享用不尽。但邢根立却常常感到一种迷惘:难道“挣钱,享乐”就是人生价值的标准吗?
这一年,邢根立设宴请来了他高中时期的老师和校长,向这些曾经用心血浇灌他的青春的前辈们,表达自己曾无意中给他们有过的伤害致歉,这些老教师都说:古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世界上没有父母会计较儿辈们的过错的,何况那种年代,主要过错不在你们年轻人身上。
师生们谈今抚昔,既有悲也有喜,大伙儿谈心至深处,都不禁落泪感叹。宴会上,邢根立也倾诉了自己心中的迷惘。
正在邢根立迷惘之际,他邂逅了自己的老同学朱文立。朱文立也是高中毕业后当兵的,复员后在汝州市汝瓷厂当了一名工人。凭着一股子钻研精神,经过近20年的艰苦努力,他先后研制成功失传八百多年的汝瓷天青釉、豆绿釉,成为一位陶瓷界知名的汝瓷专家。
汝瓷是我国北宋时期“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窑之一,因地处汝州而得名,北宋后期汝瓷为宫廷御用瓷器,古文献有“汝窑为魁”之说。她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其釉色如雨过天晴,纯净柔丽,造型古朴典雅,给人以非常微妙的审美感受。可惜一代名窑,在宋金战乱之中,窑毁人亡,从此失传八百多年,虽历代仿烧不绝,但无一成功。
两位老同学见面,朱文立向他讲述了汝瓷的历史命运,讲述了汝瓷的文化价值,还有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社会经济效益的苦恼……
邢根立听得心中发热,一个富有激情而又充满挑战的构想在他心中萌生。1994年4月,由邢根立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新嘉诚汝瓷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立项注册。
生意事在人为意气发
邢根立是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
在董事会举行的大型联谊会上,邢根立向自己的同学、朋友、父老乡亲倾吐了心声:“开发汝瓷,绝不仅仅是挣钱。单为挣钱,我的路子多得很,不必来担这个风险,但是我们都是汝州人,世界这么大,汝州能让全世界记住的是什么,就是汝瓷。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荣誉和骄傲,一个人能赚100万、1000万,但你能用1000万买到这份荣誉和骄傲?我们就是要弘扬汝州这古老的传统文化……”
新嘉诚汝瓷开发公司成立以后,以最快的速度向前推进。7月份动工建厂,9月份即投产。厂区那耸立在蓝天下的窑塔,仿佛接续着800年前那段断裂了的历史,向世界昭示着新一代汝州人的风姿。
为了让汝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邢根立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他带着公司的产品,奔赴新加坡、上海等地宣传汝瓷。
有资料记载,1995年新加坡《联合晚报》在新春的元月29日这天,用头版特大字标题报道:天青釉汝官瓷,中国仿制成功。这篇报道在新加坡引起轰动,在新加坡春到河畔迎新年华族文化村展览时,中国汝官瓷的展品刚展出五天,所有展品便被一抢而空。在台湾,老牌正体中文晚报《自立晚报》用大字标题配彩色照片在头版报道:天下名瓷,汝窑为魁,断代800年,今始有传人。在上海,《新民晚报》以醒目标题报道:失传800年的稀世珍宝,河南汝官瓷今日再现于世……
1994年,新嘉诚的汝瓷产品“玉兰瓶”被省政府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客人村上司郎先生。1996年6月,世界乒乓球冠军邓亚萍专程到新嘉诚公司,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定做了一件特号“八卦鼎”。1997年,一位省领导将新嘉诚的产品“荷叶口瓶”送给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
破旧立新开创新陶艺
然而美好的愿望并没有得到厚报,新嘉诚汝瓷开发公司成立的第一年,就亏损40万元。面对残酷现实,三位合伙人无奈选择离开。为了弥补亏损,邢根立试着开办假发厂、食品厂,但这些项目全部亏损。
面对困境,邢根立并不惊慌失措。他想起了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过的一番话:“狮子故意把自己的小狮子推进深谷,让它从危险中挣扎求生,这个气魄太大了。”
1998年的一天,邢根立在广州参加一个陶瓷展,看了一家企业的彩陶产品,器型独特,色彩绚丽,很受欢迎。这使他眼前一亮,对比汝瓷,彩陶又是一片新天地,它器型多变,既古朴典雅,又时尚现代,文化内涵多元包容,丰富多彩。
而彩陶的祖先就在汝州,1978年汝州境内出土的彩陶缸“鹳鱼石斧图”距今已有7000年的历史。出土后被国务院定为67件不可移动的国宝之一,珍藏在故宫博物院。东晋著名僧人释僧肇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汝陶师者,见泥而知瓶。”由此可见,早在一千多年前汝州的陶瓷业已经非常繁荣了。
1998年年底,邢根立决定转产彩陶。 为此,他跑遍全国一百多个城市,考察调研。他为了掌握陶艺技术,曾买来别人的彩陶产品,一个一个将陶瓶打破,仔细观察陶艺烧成技术,又一层一层将表面的彩绘刮下来,研究彩陶喷绘秘密。
他将公司生产的新产品命名为“大井陶艺”,成为一个新品牌。这些新品一上市,便受到客户热捧,得到市场认可。
为实施品牌战略,公司每年组织市场部人员到上海等地参加艺术展览,安排设计人员到全国名胜古迹去考察体验,在企业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购置数千册书籍,供设计人员学习使用,为使设计人员更快更多的详细了解信息,又购置了数台电脑,还先后从著名陶瓷行业和美术院校引进十多位设计专家,加盟大井陶艺的设计。
2004年2月,新嘉诚的汝瓷及陶瓷制品获国家质量认证中心认证,成为全国陶艺生产行业首家通过认证的企业。
全身瘫痪不屈著书籍
2007年4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日本访问时,将大井陶艺作品《双耳扁瓶・家》作为礼品赠送给日本友人。这个消息极大地激励了公司全体员工。
在成功面前,邢根立回顾自己的奋斗生涯,感慨万千,挥笔写道:“风雨兼程四十年/没有歇脚,没有躲避/朝着梦中的目标奔去/无数的痛苦,无数的磨难/自己给自己鼓劲,自己给自己打气/我真的很累,我真的疲惫/因为是自己的选择/不曾悔恨,不曾忧虑/也有茫然,也有失意/擦干眼泪,弹去尘泥/做命运的主人,不做命运的奴隶。
2012年7月18日上午10时许,邢根立正在聚精会神查看相关客户资料,为10天后召开的大井陶艺品牌研讨会做着精心的准备,突然发病被送到医院,经诊断为脑梗塞,瘫痪在床不能动了,还失去了语言功能。
但他不愿就此度过剩余人生,决定再次与命运相搏。
“突然病发,生命的轨迹被彻底改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我也只有重新考虑人生最后一场戏。我现在虽然四肢瘫痪,不能言语,但头脑清醒,过往的记忆被完全保存下来。我想利用这一点仅有的条件,不让人生从此毁灭。”发病三个月后,他就和护理人员商量了一种办法,用汉语拼音进行沟通,并试着写文章,回顾总结几十年的人生感悟和体会。
一年多时间里,他在别人配合下依靠笨拙方法创作(个别内容为整理以前笔记资料)出《风雨人生》、《求解生命》两本励志心语作品,并在2015年出版了第三本书《岁月如歌》。
如今,这样的一位老人却离去了,留给世人的,只会是无限哀思。
“邢根立,注定要成为汝州的一个传奇,一个让后来者敬仰有加的传奇。邢根立之书,邢根立其人,邢根立精神,也必定成为我生命里一束灿烂的光辉,感召、引渡、鼓舞着我驶向未来。”汝州人史运玲不久前写下的这句话,道出了邢根立一生的精华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