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研究 勤于著述 勇于创新
一纪念恩师晋佩章先生逝世十周年
丁建中
今天是端午节,是恩师晋佩章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日。承蒙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业界同仁即各位亲朋好友,牺牲节假日宝贵的体息时间,来到晋家钧窑参加恩师的缅怀活动和“为钓瓷奉献的一生”主题研讨会,作为晋先生的弟子,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欢迎!这次活动的目的是学习继承晋先生精于研究、勤于著述、勇于创新的钧瓷精神,再铸钧瓷经典,继往开来,推动钧瓷艺术的发展。晋先生一生对钧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他的弟子,我觉得恩师有以下五个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弘扬。
一、不懈学习
大家知道,恩师是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以后,才接触到钧陶瓷的,但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从理论上掌握了陶瓷方面的基本知识。每次去看望他,总是见他或读书或伏案书写。他自费订有多种专业刊物,如《文物》《考古》《硅酸盐学报》及其他阳瓷期刊等,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每逢出差或去外地,他总要购买陶瓷专业图书回来,然后孜孜不倦地学习。他所购置和收藏的陶瓷专业书籍,在神垕乃至禹州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先生知识渊博,对中国古陶瓷的历史文化和现代陶瓷科学技术都详尽了解,并且能够融会塏通。
二、实践探索
先生对从书本上了解到的钧瓷知识,都要在实践中去进行试验验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比如,钧瓷天蓝釉的试验,首先从文献上看到有关科研单位对宋钧天蓝釉的研究性资料,然后就去配制烧试,探索其中的奥秘,研究影响钧瓷天蓝釉发色的因素,最终烧制出来的釉色,极具宋钓神韵。
1980年,先生自己在家里建一炉钧小窑,进行炉钧试试研究,并优化改进了炉钧釉配方,对其烧制工艺进行总结,对后来炉钧的大规模兴起,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先生常说,实践出真知,一定要亲手做,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三、创制新品
先生在结合自己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中,在刘山窑艺实验室里不断增加新的造型品种,推出自已的作品,起初是仿古传统器型,后来从玉器、青铜器上找创作灵感,也从其他瓷种上借鉴,最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代表作有《葵花尊》《大克鼎》《菊花洗》等。先生的作品无论从胎质、器型、釉色、工艺、神韵等各方面看,都具先生独有的晋氏风格,一看就知道是先生的作品。其作品仿中有创,大气简约,庄重典雅,最宜表现钧瓷丰富的窑变釉色。
四、勤于著述
先生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归纳整理,或写成论文发表,或著作成书,以利于行业之间的交流和钧瓷技艺的传播。先生1987年出版了《钧窑史话》,这是建国后钧窑地区出版的第一本钧瓷专著,他也由此成为钧瓷史记第一人。尔后先生又陆续出版了《话说钧窑》、《中国钧窑探源》、《中国钧瓷艺术》等书籍。他还参加了第一本《钧瓷志》的编写,成为神垕钧窑地区出书最多的艺人,这些著作对弘扬传播钧窑文化,让外界了解钧瓷、认识钧瓷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写作一直伴随先生一生,临终前,他还惦记着要再出一本关于钧窑釉彩的书,可惜这个心愿未能完成,不然的话,将又会是对钧瓷行业的一个促进。
五、带徒传艺
先生一生大度热情,不遗余力传道授业,解惑答疑,尤其是对后学关爱有加,故他的弟子众多,现大都在从事钧瓷的研究和创作,钧瓷界比较有名的有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晋晓瞳、李建峰,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李欣营、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刘志钓等等。为探讨古钧瓷的奥秘,先生多次带领我们到古窑址考察,采集瓷片标本回来进行研究。我们跟着先生去过的古窑址,有神垕的刘庄密、下白峪、浅井的扒村窑,还有郏县黄道窑、宝丰青凉寺窑、鲁山段店窑,等等,这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不少见识。
先生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河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和首位河南省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我想与以上的五个方面是分不开的,而我们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也正是这五种钓瓷精神,我们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勤于钻研的工匠作风,做好自己的作品,多出研究成果,来为钧瓷窑变增光添彩。
上一篇: 罕见怪壶!从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