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三国吴越窑青釉香薰

2016-01-16 09:35:41 | 浏览:9613次
分享到: 
 
三国 越窑青釉镂空薰(细部)三国 越窑青釉镂空薰(细部)

  镂空圆球形盖,带钮,下承托盘式座;施青釉,釉层闪褐黄色,露胎处带窑红,为早期越窑产品。   中国陶瓷自西周开始出现原始青瓷,延绵千余年,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成熟青瓷,三国时吴国的越窑就是成熟青瓷最先出现的原产地。近来考古人员在浙江德清亭子桥发现战国时期古瓷窑,出土了大量形体巨大,质量优良的瓷制礼器和贡器,一些产品已经完全达到成熟青瓷的等级要求。有专家认为根据这个情况,可以将成熟青瓷的行程年代从现在公认的东汉末年提早数百年至战国晚期。但是这个时候的青瓷器釉层较为稀薄,釉面常出现伸缩斑块并出现剥釉现象,颜色也很不稳定。作为最早的成熟青瓷,这类瓷器传世相当稀少,在古陶瓷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赏价值。

  金文里熏字写作“ ”,乃会意字,【说文】解为:“熏,烟火上出也”,因而是指一种现象,乃动词也。《诗·大雅·云汉》有句:“我心惮暑,忧心如熏。”,《诗·豳风·七月》亦有句:“穹窒熏鼠,塞向墐户”,都是说的这种现象。古人束香草燃之而取其香,有提神醒脑,驱除邪气的功用,因此很早就创造了香薰这种器具,上至皇室宫廷、王公贵族,下至民间的大户人家等都有使用香薰的传统。1972年江苏铜山曾出土一件西汉铜鎏金龙纹熏炉,造型与这件陶瓷熏十分接近,只是更加精美。南京博物院还藏有另外一件类似的陶瓷香薰,定为西晋,与此器相比大致相同,只盖上无钮而底座带有水盘。1968年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一件错金云纹博山炉,也是薰炉,形制略有变化,但更具艺术性和欣赏性。南北朝后,因佛教在中原地区广为传播,炉具开始流行,香薰的功用与炉有所重叠,因此专用的香薰逐渐稀少而改为熏、炉合一,甚至直接采用炉来取代熏的功用。一直到今天,在南方不少地区的家庭里,还保持有以或铜或瓷的炉来燃点檀香的习惯。

上一篇: 蛇身缠绕的唐代粉彩镇墓兽

下一篇: 异国奇珍高丽青瓷龙纹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