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宝昌老先生第三次来到神垕,并将亲手书写的“钧瓷世家”四个大字送给刘家兄弟。这四个字,饱含的是耿老对刘家兄弟的厚爱,也深藏了耿老和刘家兄弟多年相知相遇的一份情谊。
2013年3月20日,适逢春风拂面,树绿花开时节。年逾九旬而鹤发童颜、手扶拐杖但耳聪目明的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界泰斗耿宝昌先生精神矍铄地光顾了落座于禹州市神垕镇的一家宁静小院,与刘家钧窑刘建军、刘志军兄弟探讨交流古代钧窑当下钧瓷。这是耿宝昌老人第三次访问刘家钧窑。耿老第一次考察刘家钧窑,是在2005年;第二次,时值2007年。这一次,耿老如约而来,陪同他的还有陈华沙、吕成龙、赵文军等专家学者。
早在春节前,北京故宫与耿老就同刘志军预约了这次神垕之行。寒意稍消,耿老等专家就如约来到刘家钧窑。刚刚落座,耿老就将随身而携的墨宝亮了出来。徐徐展开,乃先生为刘家钧窑题写的“钧瓷世家”。耿老以此相赠,分量不轻:是肯定、赞赏;也是激励、期望。刘家兄弟接下耿老的“美意”,也以九易其稿,历时2年创作的钧瓷作品《三教九流图》赠与耿老。耿老连忙双手合十,愉快地“请”了过去。该作品深受嵩山少林寺永信方丈赞许,少林寺“请”了一品永久收藏。另外,永信方丈还将一品《三教九流图》作为少林寺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象征,赠予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科尔内利娅·皮珀女士永久收藏。接下来,一行人开始鉴赏刘家兄弟所藏的钧窑标本,并与刘家兄弟、同行的专家学者展开探讨。鉴赏了钧窑标本,刘家兄弟又捧出耿老一直关心,多次参与意见、给予指导的3件刘家钧窑复烧的钧官窑作品:鼓钉洗、海棠式花盆、出戟尊。这是耿老从诸多钧官窑传世作品中精心选出的最能代表北宋钧官窑制瓷水平的代表性作品。耿老审视良久,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其实,这不只是耿老与刘家钧窑的共同打造的仿钧窑作品,更是多年来一直萦绕在耿老与刘家兄弟心中的一个梦想。寻找、发现真正的陶艺家,培养、指导并与其合作成功复烧钧官窑作品,是耿老心中的夙愿,也是耿老与刘家兄弟共同的担当、责任与使命。
自2001年刘志军在北京故宫“五大名窑及其仿品展”上担任评委——最年轻的评委以来,耿老一直关心着刘家钧窑的成长,关注着刘家兄弟的创作之路、研究能力与认知水平。而事实证明,自幼跟随父亲刘振海大师学习制瓷技术的刘家兄弟不负耿老期待,不但致力于钧瓷的研究和创新,一次次斩获国内外瓷器类大奖,同时也与古人相往来,将复烧钧官窑作品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为与耿老共同完成复烧钧官窑作品的夙愿,刘家兄弟一次次奔赴故宫、拜访耿老。13年下来,弹指回首,至少在北京与身后之间奔波30个来回了。13年来,刘家兄弟与耿老从相遇、相识到相知,是缘分更是一种共同的担当。
耿老对刘家兄弟激赏有加。在景德镇举办的一次陶瓷研讨会上,耿老禁不住说:“其实,当代有一批艺术家,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支撑体,是中国陶瓷文化的技术支柱,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工艺支柱。他们不被市场所认知,不被社会所左右的。他们的坚守、执着,使我感动。河南神垕的刘家兄弟,就是这样子。复烧宋代官窑瓷器,中国历代均有努力,能仿一、二者已是难得。惟有今天的神垕刘家兄弟,竟能仿汝、官、哥、钧四大名窑,他们堪称研究、仿烧宋代官窑瓷器之集大成者。”
当天,耿老在刘家钧窑一见出戟尊素坯器形标准、比例适宜、细节完美,立即起身器物底足签下“耿宝昌”三字。于此,耿老与刘家钧窑达成新的合作意向,刘家钧窑将为201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钧窑国际研讨会仿烧诸多钧官窑作品。
2个多小时很快过去。耿老告诉在座的客人包括媒体朋友:午饭过后,他将与河南考古所的专家一起去探访、考察今年1月15日刘志军最新发现并在第一时间告知于他的神垕古钧瓷窑址。耿老还说:2004年在禹州制药厂发现古钧官窑遗址的重要消息,也是刘志军第一时间告知于他并在随后得以保护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刘家兄弟感恩耿老的厚爱,而耿老却认钧瓷界能有今天这么个春天,终究还是历史的一种必然。
上一篇: 熊军:文联的成功是努力后的必然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