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匠精神演绎“陶艺人生”
-访云南金瓦窑《胎绞炻器》工艺创始人白忠贵
时光如梭,岁月如歌,深深记忆着2023年9月27日这一天,我来到了云南昆明市官渡区金瓦窑《胎绞炻器》工艺创始人白忠贵工作室,看见了震撼的一幕。
从云南回京已经好多天了,两个月前,云南金瓦窑《绞胎炻器》工艺创始人白忠贵老师。让我目睹聆听了一个真实的感人肺腑的故事,直到今天我的思绪文笔触动着我,让我写出白忠贵坎坷的人生经历。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白忠贵2013年研制并恢复烧制,历时七年,耗资百万,拥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并自创“绞胎十三技”工艺技法,该工艺项目于2019年8月被认命为“官渡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项目是世界级非遗文化,代表性作品《三足鼎胜壶》,斩获国家级“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该作品目前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
珠江弯弯向南流,纵观昆明城,登高望远。看山河万里,彩光竞炫;城街翠萍,碧空彩云。街旁绿茵层染。万种风骚争艳修。烁沧桑彩云之南,惟我昆明!崛千百业争游,忆过往峥嵘岁月稠。借新时代春风,乘风而为; 得雨凝遒。浓墨昆明城,撷丰成果,春城无处不飞花。忆犹在,喜悦悠悠,回忆相望竟无语,凝媚言,坚持信念,怀揣梦想,“青春,是一场永不散场的盛宴!”白忠贵用自己所学技艺为妻子烧制了一把用心爱恋石壶,迷茫中,蓦然抬头,海鸥境嘻飞来往。我心中一动,它们不断地迁徒,从南方飞到北方,又从北方飞回南方。这就是信念的力量!它们为了心中的同一个理想与信念聚集在一起,一起排除万难去完成心中的理想。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是的,信念就如一盏明灯,在我们彷徨的时候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白忠贵谈起我和我爱人相遇是在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三年学徒两年出师,第二年,在新招的一批合同制学工中带着他们学技,是其中一个合同制学徒的女朋友的女同学!
我是八六年参加工作,在昆明缝纫机总厂(当时是昆明轻工业的五朵金花之一的茶花牌缝纫机),我们的邂逅是在车间里。当她走过我的工作台时,就是偶然的一眼就心动了!有了五年的相识、相交往。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其父母极力反对,是她偷偷地把户口本拿出来,我们毅然决然的去办了结婚证,接着有了孩子。结婚时没有房子,就占用了单位民工居住的空房,然后被调换岗位到六车间做电工,因此停薪留职(九二年),漫无目的的在社会上寻觅工作半年,才逐渐稳定有了收入,在九八年因为我的爱人喜茶而走上茶文化与绞胎炻器…,在这件事情上来说呢,其实也就是彼此赋能,在文化上的诉求必须要有经济来作为支撑,经济的来源离不开市场和离不开一些集团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随着政策的红利,文化的积淀,用这坨泥巴,这把火,结合青少年文化的普及,做研学综合体与云南的农耕文化和空气气候的土壤来奠定我们的未来。
绞胎瓷和炻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制作技艺的一枝奇葩,始于唐代在宋靖康之变后失传。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目前针对绞胎瓷和炻器的起源、技法、产地以及断代等问题,已有少数学者作了初步探讨,而对绞胎瓷和炻器的专门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云南的绞胎瓷和炻器在什么时候兴起,在什么时候衰亡已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古书记载中窥其一二。
提起云南绞胎炻器,不得不提起云南的千年陶瓷文化。作为西南蛮夷之地,在臣服大唐后民风逐渐开化,从传统的农耕观念慢慢转变,开始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在人类起源和历史的进程中,物质文化和文明文化的进程带动了云南物质文化文明的进步,云南被称为中国古青花瓷器的三大产区之一。云南多样性民族文化带来多样性的陶艺文化传承,根据考古资料显示,云南陶瓷的烧制史约在6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期。在这时期,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
千年陶土就诞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它幻化出自然古朴的特质和精美亦绝伦的器质,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召唤与责任。历史中的汉代墓砖、唐代瓦当、鸱吻、绞胎瓷,炸器;宋、元时期的青花瓷;清代的建水紫陶、绞胎陶。如今仍存在于居家生活中的建水紫陶、绞胎陶(瓷);尼西黑陶;华宁釉陶;丽江金沙陶;永胜瓷器;祥云土锅;傣族陶罐;都让人浮想联翩,这是怎样的延续,赋予它如此美丽的生命气息,以至千百年之后,仍然能品味到当时的气息,让人徒生感慨,索然生畏。
中国陶瓷最经典的审美创造——青花瓷,是采用钴蓝颜料制作而成的。云南会泽所产的钴矿原料(珠明青花料)就是当时的官料之一(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就是采用珠明青花料制作),钴矿原料的不断涌现,昆明、红河、玉溪、大理等地的陶瓷业蓬勃发展,带动了云南贸易的往来流通,使之成为滇南丝路的渊源。云南陶业的发展在脱野成器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划时代的历程,尤其是在宋代粗陶工艺的成长进程中,粗陶釉色工艺的成熟,成为元代青花瓷工艺最为重要的一环,大量的考古发掘和陶瓷碎片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在元、明时期云南的马邦文化和陶瓷文化是相对成长的,西南的陶瓷文化不愧为中原的“景德镇”。
因贸而盛、因屯而兴亡。在古滇国时,生活在滇池和抚仙湖周边地区的土著民族使用的直釉杯、带流壶等,其特质具有长江下游地区陶器的风格,滇西北的民族则使用的是双耳罐,这与汉族迁徙有很大的关系。在西汉,大量汉族迁入云南,随之而来的陶工在云南各地建立窑场,传扬中原陶瓷技艺。东汉初,古滇国衰亡。那时使用的陶器与四川接壤地区汉墓中陪葬的陶俑一样,具有浓厚的川俑风格。
唐、宋时期,云南建立了南诏国和大理国。两个王国均信奉佛教并实行火葬,粗陶和直釉陶器以其价廉物美、易于储存而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实用器皿和葬具,除高档的金银器外,陶器占了主要地位,此时的云南陶业进入了巅峰时期。除迪庆州以外云南的广大地区都有陶瓷的生产活动,绞胎瓷和炻器的制作工艺开始展露头角。
元代是云南陶器青釉的发展时期,在经济、文化、交通发达的地区多有发现。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10万大军跨革囊、筏渡金沙江,平定西南、攻陷大理,由于地方民族政权分散,闭关自守,有碍封建中央集权统一领导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于是公元1273年设云南为“中书省”初“置郡、县”,把政治中心从大理迁至昆明,从此云南成为中原行省之一。为了加强中原文化的渗透,主张中原工匠进入云南各地,通过汉夷和夷汉的交融,达到统治的目的。云南陶业涌入了大量的中原工匠,本土居民不断学习内地先进的陶瓷生产和釉料技术,改良和建立自己的陶瓷技艺。其中昆明的“龙泉窑”、建水的“湖广窑”、宁州的“华宁窑”、滇中的“永胜窑”最为有名。
在明代临安府所辖华宁境内《重修慈云寺功德碑》载:“冶北里华盖山下,大明洪武年间,有车姓江西景德镇人来滇办窑场于此。为生活之计继汪氏、彭氏、高氏、仲氏,以及范、刘、柯、杨姓,因亲及亲,因友及友接踵而至,遂萃处焉……”这说明内地陶瓷工匠迁移到临安府所辖华宁境内的窑工为数不少,云南陶业的兴旺,促进了陶、窑技艺的授,在明《云南通志》首次出现了“窑课”。云南窑址和墓葬出土的文物中,陶器以元代居多、瓷器以明代居多,这就符合了中原陶瓷文化是随着屯垦民众进入云南的。
在唐南诏国时期,云南绞胎陶瓷和炻器初露锋芒。因绞胎工艺烦琐,制作和烧制都存在一定的难度,逐渐被工匠淡忘。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偶尔会淡入人们的眼睑,在建水和华宁的工匠中会有极少数的器皿出现。其特殊的工艺流程和复杂的搅和,一般来说是不会有人继承和发扬。绞胎陶(瓷)和灯器的制作工艺在华宁、建水偶尔会出现,但是没有专门的师父来传承。
如文人黑客所称颂的那样,君子本色、需表里如一。绞胎瓷的出现正符合了文人墨客的君子情怀。绞胎瓷的陶坯内外相通、表里如一,代表了中国文人墨客与代表了士大夫的君子气魄。绞胎文化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君子本色,表里如一”,同时赞美和尊敬君子对本真的追求和热爱。从美学上讲绞胎陶瓷强调素雅淡美、自然与本真的融合,力图表达“仁、义、礼、智跟于心”的君子品味。从技法上绞胎陶瓷着重表现陶、瓷胎体的表里如一,同时又源于自然的多样性表现,诠释了“其色也然”的君子气概,因其特性深受士大夫、文人墨客的厚爱。相传宋代大诗人苏轼在首次拜访自己岳父时,送的就是河南的绞胎瓷,随后很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
绞胎瓷由于因工艺烦琐、制作工时长、数量又少,加之烧成率低,其纹理自然表现具有极高的艺术和收藏价值,很多百姓将窑内烧残、破碎的瓷、陶片作为贵重的礼品相互馈赠。因此,其产品、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留存于世的绞胎陶瓷更是少之又少,难觅其踪。
白忠贵出生在文献名邦的滇南建水,打小就爱玩泥巴,在邹鲁文脉的薰烹下酷爱传统诗书,拜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弱冠之时读唐诗、熟宋词,苦无惠通交流之所,渐弃之。流离昆建,求学昆明厂矿中学。于1986年参加工作,92年自谋职业,曾从事过钳工、电工等职业。进入2000年后喜爱上了建水紫陶,它的贵气儒雅、文风画意,又勾起了儿时的记忆,创作之情由然而生。曾向建水紫陶泰斗陈绍康、广西钦州坭兴陶泰斗李人学习交流,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绞胎陶瓷和炻器的工艺开创了云南“绞胎炻器”的制作先河,业界称为“绞胎炻器”工艺第一人。现任云南省紫陶研究会副秘书长,品淘苑--陶艺室主人。作为“乐炻名器”的倡导者,一直在艰难地探究,其境宛如沙漠行舟。知难者行之,通达和睿智在成长中寻找历史的景象,在发掘的进程中肩负着传承的责任。悠悠岁月、蹉跑人生,在云南的物质文明文化进程又挥写了新的篇章,华夏陶瓷发展史中又演绎出云南“绞胎炻器”这一枝奇葩。
白忠贵云南省绞胎灯器承传人,男,字知易,彝族,号:云水散人,1968年5月生于昆明,成长在素有文献名邦之称的滇南建水。于2000年从事陶瓷技艺,2009年成立“紫品轩”陶艺工作室,期间曾向建水紫陶陈绍康、广西钦州妮兴陶李人帡学习、交流。于2010至2012年在马成林工作室从艺两年,2010年到受台湾工艺美术界邀请到台湾进行工艺美术交流;2012年受广西钦州陶艺协会邀请进行工艺交流,获首届国际陶艺精品奖-铜奖,作品被广西钦州工艺美术馆收藏。曾任云南紫陶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云南民间陶艺师、云南陶瓷名师。技法成熟于中国四大名陶之建水紫陶技艺,期间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合唐朝的绞泥陶、搅胎瓷、透花瓷和炻器的工艺,开创了云南“绞胎器”的制作先河,成为“绞胎陶与炻器”工艺相结合制作的第一人。2017年首创“乐炻名器”工作室,任工作室主人,是云南“乐气柴窑”烧制技艺文化的创始人,作品多次获得各项大奖。
知难者一行易,作为“乐灯”文化的倡导者,怀着“炼石天外补穹宇,掬泥蛮荒铸泥玩”的情怀,用其思想诠释陶之言、陶之境,在打破传统观念的同时以在创新和守旧,岁月嫣然、其梦如来,谛造者的梦又踏上了新的旅程。
绞胎炻器的制作工艺:绞胎炻器亦称“绞泥陶”,结合唐代“搅胎、透花瓷”和“炻器”的工艺,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工艺流程。陶泥采自云南境内,其色红、黄、青、紫、白,陶土经晒、捶、淘、洗、滤、淀、滤后成泥,显色红、白;所谓绞胎,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陶土揉和在一起或者叠加。然后通过拉坯成型,陶器表面出现回转纹、木旋纹、流沙纹、山水纹等十多种纹理的变化。有的如老树缠绕盘根错节,有的如层山叠嶂起伏不定,构思自然、纹理奇巧,变化无穷。由于泥坯绞揉方式的不同,纹理变化亦无穷。绞出的陶坯纹理内外相通、表里如一;晾坯后经修饰光整后,可在器物表面上作书画创作,用雕刀雕刻、填泥、修整光洁。一般来说:主要表现的是坯体的自然纹理,书画刻填只是辅助性的创作,可以不作书画创作和刻填:坯体干燥后进窑烧制,烧结温度(在1200一1300度)接近瓷器,但没有达到玻化,坯体质地致密,仍有2%以下的吸水率,这就是炻器的特征;出窑后可打磨或不打磨,打磨的光泽经磨砺后陶面明亮如水似镜,质如膏脂般腻滑,其特点是不用釉料来实现光泽的,堪称陶坛一绝。不打磨的绞胎炻器,可欣赏其斑驳陆离的质感和色泽:还可选择在修整好的陶坯器皿上浇一层透明釉,施釉的器皿经烧制后可欣赏其自然的拉坯纹理和华丽的釉变。悠悠岁月、蹉跎人生,在不断的探究中其境宛如沙漠行舟,知难者行之,肩负着历史的传承,绞胎炻器在云南陶瓷史中又挥写了新的篇章。
“十三五”以来,云南积极探索博物馆建设新思路,不断激活文物展示利用新途径,努力开拓博物馆与旅游融合,有力推进博物馆事业发展。用博物馆体系保护非遗文化,以“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加深云南陶业的发展为己任,旨在宏扬云南民族古陶文化,形成国际交流平台”。
用“慢轮傣陶和绞胎炻器”的融合,创建和复兴云南陶瓷在中国陶瓷历程中的地位,为连通亚欧用世界认知的“傣陶、绞胎”文化打造云南“炻产业品牌”为己任,联合清华美院和亚洲唯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设计艺术学院、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学院材料学院、昆明雅仕德拍买公司而建,建成后将成为西南最权威的专业陶瓷科技艺术馆,也是陶瓷科技专家和陶瓷艺术大师集聚的窗口。
依托云南矿物王国的优势,通过“产、学、研”,“馆、销、体”引领云南陶瓷业的发展,构建“沪昆”战略关系,搭建“一带一路”的文明文化,用陶瓷新技术、新材料的交流,通过艺术陶瓷创作、名家收藏打开“国际化交流平台和对外窗口”。用“矿物王国”的优势依附强势技术、资本进行深度合作,带动科技技术和艺术成果的孵化和转换,提高云南陶瓷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扩大云南民族陶瓷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用“科技引领、数字赋能”重塑云南陶业在世界陶瓷上的地位,因为他曾经是中国古陶瓷的“三大产区之一”。
可以利用《慢轮傣陶和绞胎炻器》的文化作为纽带,开展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学和交流”,塑造“产、学、研,馆、销、体”的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商,玩、娱、购”的艺术村落(基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利用和发展”。艺术村(基地)可以进行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可以进行国内、国外和省域内窑口的交流活动。因为“绞胎文化与唐三彩齐名”,在唐代已经传到“日本及欧美”,其作品在日本、英国均有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中国的代表性窑口在80年代开始恢复并生产,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
加之,慢轮傣陶又是活化石级的世界文明,它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也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烧陶之谜的钥匙。
云南的绞胎文化于2013年恢复,于2017年在《陶瓷研究》期刊上发表题为发现云南唐宋君子之器———绞胎炻器的论述,此举奠定了云南陶业的政治和文化地位。笔者历时七年,耗资百万,拥有“绞胎十三技的工艺技法和十三项知识产权和发明专利”。于2019年经专家论证被官渡区人民政府命名《绞胎炻器》,被列为“官渡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作为“自我保护和传承”项目在发展。
运用前景示例:
云南的绞胎项目于2019年被窃为用落户到重庆武隆区,并受到高度重视,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到乡村振兴项目中”,其作品于2020年获得“重庆外事采购礼品”;
黑龙江依安县被称为北国瓷都,中国五色土之乡。其恢复盛唐文化,借用了《绞胎炻器》的本质,增五色而唤作陶,其混淆概念,又说是炻器,出现《五色陶绞胎炻器》的工艺名称,于2020年被列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工艺技法的恢复和发展是借用,还是历史有待商榷。
贾士巴陶石器1759年创立至今有250年的历史,是英国皇室御用瓷器品牌也是最具英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其又称碧玉细炻器
为英国英国斯塔福德郡的陶艺家约瑟夫・韦奇伍德( Josiah Wedg-wood,1730-1795)和他的追随者们制作的新古典主义精美陶石器,是一种质地细密,采用含有硫酸的坯料经高温烧成,具有玻化坯体的陶器,模仿古希腊罗马的艺术风格,具有品质高贵、质地细腻、风格简练,极富艺术性、优美雅致的特点。
中国称为“日用炻瓷”,它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中国陶瓷之乡——醴陵市嘉树乡最初研制,当时只是一个乡瓷企业,受到体制的限制,炻瓷的研发并没出现大的发展。直到1994年,嘉树乡联营瓷厂与马来西亚新华联集团合资组建了华联瓷业,之后山东等产区投入生产,炻瓷才有了历史性转折,走上辉煌的发展时期。到21世纪在欧美受到青睐,逐渐被推向世界舞台,风靡全球。
从经济范例华联瓷业在报告期内(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28亿元、 8.45亿元、 9.50亿元和 3.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亿元、1.07亿元、1.13亿元和0.4亿元。与上一年度相比,2018年度和2019年度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6.11%和12.41%,净利润增长率分别76.39%和4.90%。
经济范例:焦作市陶瓷三厂生产能力达2700万件,出口量达2200万件,曾是焦作市陶瓷产业的翘楚。公司按照“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的目标,计划投资2亿元,把陶瓷三厂与焦作市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相融合,将以陶溪川为基底进行升级改造,致力于打造出一个集陶瓷博物展览、陶工业文化遗址展览、主题集市、精品酒店、大师工坊等为一体的焦作市工业遗址的领军式地标陶瓷文创园。将来形成一个南有陶溪川、北有老陶三(未定名)的焦作市文化旅游服务目的地、游客人群承接地;成为焦作市的城市名片、文化艺术交流会客厅。
“七彩云南五色陶,夷地笙歌乐逍遥”。云南的“绞胎炻器”有别于“炻瓷和搅胎瓷”,其原料分布广泛,适合做“日用炻器”,它烧造出的质地致密坚定、呈五彩之色、无需釉料渲染,有自然的“山水、云纹、老树盘结”等纹理,其质精细、雅致、美观,有一定的釉面光泽,色泽柔和,器型规整,热稳定性高,胎面硬度和机械强度大,使用性能良好,成本较低等特点,适合于日用和高精尖军事领域的发展。
非遗文化形成产业赋能:为了传承,保护和发扬好这一世界级文明文化,成立“云南陶瓷科技艺术馆和非遗研学基地”,带动云南陶业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子,艺术馆的出现将成为“一条连通世界陶业的纽带”,用一砣泥巴敲开世界文明的大门,为云南的“文旅商,研学体”的发展得到有效的提升。快速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未来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方向。用“非遗文化形成产业赋能乡村文化的振兴,尝试搭建基于交叉学科的跨界和交流,探索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价值本体、技术伦理以及复合创新教育方面的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式现代化新文创人才的培养,努力促进文创产业教育的繁荣与发展”。致力于打造出一个集陶瓷博物展览、陶工业文化+展览+主题集市+精品酒店+大师工坊等为一体领军式地标陶瓷文创园。
上一篇: 陶艺如人生 匠心淬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