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陶瓷纹饰—二十四孝图

2016-04-07 02:00:07 | 浏览:16455次
分享到: 

 

陶瓷纹饰—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指的是由历代流传下来的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后编成《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图》等流传至今。在传统的景德镇瓷器中,常见此类绘画题材。




 


       二十四孝瓷器纹饰流行于清代。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的一种伦理观念。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儒家用三纲五常作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道德教条。瓷器上绘三只缸和五个人尝酒,以寓“三纲五常”之意。是集虞舜(夏人)、汉文帝、曾参(周人)、闵损(周人)、仲由(周人)、董永(汉人)、郯子(周人)、江革(汉人)、陆绩(汉人)、唐夫人(唐人)、吴猛(晋人)、王祥(晋人)、郭巨(晋人)、杨香(晋人)、朱寿昌(宋人)、庚黔娄(南朝人)、老莱子(周人)、蔡顺(汉人)、黄香(汉人)、姜诗(汉人)、王裒(晋人)、丁兰(汉人)、孟宗(三国人)、黄庭坚(宋人)等二十四人。
 




 

二十四孝故事为: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啮指痛心、芦衣顺母、亲尝汤药、拾葚异器、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怀橘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尝粪忧心、乳姑不怠、涤亲溺器、弃官寻母。清康熙时的瓷器上绘有此图。
 




 

上一篇: 青花瓷器上的纹饰与绘画历史演变

下一篇: 陶瓷纹饰—十八学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