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陶瓷纹饰—十八学士图

2016-04-07 03:30:11 | 浏览:13852次
分享到: 

 

陶瓷纹饰—十八学士图



"十八学士"指唐代李世民为秦王时,于宫城西开文学馆,罗致西方文士,以杜如晦、房玄龄、陆德明等十八人,分为三番,每日六人值宿,讨论文献,商略古今,号为十八学士。此画题为后世画家所青睐。
 


 

唐太宗时建文学馆,收聘贤才,以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姚思廉、薛收、褚亮、陆德明、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十八人并为学士。后薛收死,召刘孝孙补之。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作赞,题十八人名号、籍贯,称十八学士,藏之书府,时人倾慕,谓之登瀛洲。唐玄宗开元时,于上阳宫食象亭,以张说、徐坚、贺知章、赵冬曦、冯朝隐、康子元、侯行果、韦述、敬会真、赵玄默、吕向、咸廙业、李子钊、东方颢、陆去泰、余钦、孙季良为十八学士,命董萼画像、御制赞,为千秋翰苑盛事。清代瓷器上的十八学士图,即源于此。









 


  康熙一朝长达6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制瓷 业在康熙十九年后得到极大的发展,由于实行“官搭 民烧”的制度,不仅保证了官窑器的质量,同时也大 大的刺激了民窑器的发展。康熙青花大型器物多以民 窑产品为多,其中不乏精美之作。
 


 

装饰题材丰富多 样,历史典故中的故事、戏曲传说中的人物,唐诗宋 词中的意境再现于瓷绘之中,不仅寓意吉祥且颇具艺 术欣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官窑器中不乏上乘佳 品,但表现手法过于细腻,“规矩准绳,以恭敬止, 丝毫不能逾越。”而民窑器不受约束,画法粗犷、潇 洒,生活气息浓厚。

  
 


  康熙青花“十八学士图”棒槌瓶造型 端庄高大,为康熙时新创烧的瓷器造型,因形似棒槌 而得名。瓶腹部以青花绘十八学士图,画面上方空白 处青花楷书七言诗四句:“秦府开基聚胜流,一时倾 慕比瀛洲,瀛洲渺渺在何所,我欲乘桴海上浮。”底 青花署“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楷书仿款。“十八学 士”图出自李世民做秦王时的故事。

“武德四年,太 宗为天策府上将军,寇乱稍平,乃向儒,宫城西作文 学馆,收聘贤才,于是下教,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 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玄道、天策全曹参军事李守 素,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蔡允恭、颜相时,著 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坟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命闰立本图象,使亮为之赞,题名字爵 里,号‘十八学士’藏之书府,以彰礼贤之重也。” 故宫博物院陶瓷组馆员 要:瓷画艺术,源远流长。数百年来,其装饰手法从简洁走向繁缛,充分展示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魅力。

上一篇: 陶瓷纹饰—二十四孝图

下一篇: 陶瓷纹饰—十二月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