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寻范联谊商丘行

2023-11-27 08:35:37 | 浏览:13439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2023年11月26日,中原大地已经有了初冬的寒意,但艳阳高照、清风习习,《寻范联谊行》活动组成员范修芳、范小红、范长松、范世峰、范传廷前往商丘开展寻范联谊活动,上午10点30分,到达商丘之行第一站——应天书院。商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道明、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原院长李可亭、商丘市范仲淹研究会副会长80多岁高龄孙纲老师、商丘市书法家协会副会长范乾虎等在此等候着我们的到来。

  范仲淹雕塑屹立于应天书院南公园内,塑像后面耸列着范仲淹的名言。千古伟人守护这一方水土,同时也诉说着商丘流传千年的清廉。据孙纲老师说,这座汉白玉雕像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范仲淹塑像。

  跨过状元桥,巍然矗立照壁“以天下为己任”映入眼帘,这是应天书院院训。

  应天书院又称应天府书院、睢阳书院、南京书院、南都书院、南京国子监,位于商丘市睢阳区商丘古城南湖畔,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史载“州郡置学始于此”。应天府书院是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创办。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改升应天书院为府学,称为“应天府书院”,并正式赐额。

  走进应天书院,首先看到的是坐北朝南的崇圣殿,供奉孔子及弟子像,五开间建筑,颇为壮观。两侧配殿是范仲淹事迹展览馆,书院两边的路牌上也是范仲淹的名句。进入展览馆,这里陈列的丰富史料,再现了范仲淹波澜壮阔的一生。孙纲老师给我们讲了“化粥断饥”的故事。范仲淹少年读书时,每天只做一锅稀饭,待第二天稀饭受凉凝固,用刀将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没有菜,便就腌菜、野韭菜之类切成碎末,加点醋,少许盐,烧熟拌粥,如此这般苦读了多年。这就是“划粥断齑”典故的由来。

  在应天书院,范仲淹孜孜求学,极度刻苦,仿佛带着使命在读书,尽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睡得很短,吃得很少,倦怠时以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为食,五年未解衣就枕,读书求学之苦,达到了常人无法承受的程度。有一富家子弟见他日日清苦,一次便送他美食,但他一口不吃,任其发霉。人家怪罪,他谢曰:“我已安于喝粥的清苦,一旦吃了美味怕日后再吃不得苦。”

  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宋真宗率领百官去朝拜太清宫。浩浩荡荡的车马路过南京(今河南商丘),整个城市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看皇帝,惟独有一个学子闭门不出,仍然埋头读书。有个要好的学友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这个学生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便头也不抬地继续读他的书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进士,见到了皇帝。这位学子就是范仲淹。

  庆历三年(1043年),应天府书院改升为"南京国子监",成为北宋最高学府,同时也成为中国古代书院中唯一一座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北宋初期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而且人才辈出。范仲淹主持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体现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宏气势。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被尊为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为母亲守孝期间,相对闲暇,范仲淹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整理自己的从政经验和政治变革思想。天圣五年(1027),范仲淹“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遂将自己的政见写成长篇《上执政书》,提交给朝廷执政大臣。这篇文章有了明确的现实问题意识。他认为现实存在六个方面问题:“朝廷久无忧,苦言难入,国听不聪”;“天下久太平,倚伏可畏,奸雄或伺其时”;“兵久弗用,武备不坚,戎狄或乘其隙”;“士曾未教,贤材不充,名器或假于人”;“中外方奢侈,国用无度,民力已竭”;“百姓困穷”,天下无恩,邦本不固”。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六点具体变革应对措施:“固邦本,厚民力,重名器,备戎狄,杜奸雄,明国听”。

  范仲淹成才于应天书院,使他对商丘产生了深厚情感,最终选定宋州楚丘李氏(宋太宗时的参知政事李昌龄的侄女)为妻,从此,范氏家族与商丘结下永久血缘,孩子多生长这里,后来官至宰相的范纯仁被称为“睢阳少年”。

  11月26日下午,寻范联谊行走进商丘师范学院,在人文学院参观了应天国学堂,之后召开了座谈会,活动组成员与市委宣传部、商丘师院和有关范仲淹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出席,范修芳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来意:从范县、伊川、登封、邓州、淅川、宛城一路走来,寻找先祖先贤的足迹,开展寻范联谊活动,传承、传播和弘扬范姓和范姓人的优秀文化、宣传各地在挖掘、研究和推广范氏文化过程中所做的工作和贡献。商丘是范仲淹求学地、成才地、执教地,也是结婚生子、成家立业和孝敬母亲、为母守丧之地。这次来到商丘,我们充满期待,也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郭文佳(商丘师范学院副校长、宋学研究专家):商丘师范学院从2016年开始,由原文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合并组建人文学院,又称应天书院,弘扬应天书院精神,与范仲淹密不可分,他在此写下了《南京书院题名记》,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对宋代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来又写了《岳阳楼记》,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精神,值得我们去挖掘弘扬。范仲淹一生不管走到哪里,都在办学,其设立的“义庄”“义田”,这种民间力量。引导中国几百年来慈善事业的发展。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在范仲淹主持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确立了范仲淹在应天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李可亭(商丘师范学院教授、中国范仲淹研究会常务理事兼教育委员会主任):近几年从事范仲淹文化研究主要是以下几点:(一)倡议建立范仲淹文化遗址公园,让更多人来关注范仲淹;(二)在商丘师范学院开展《应天书院大讲堂》,讲范仲淹在商丘历史文化;(三)与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商丘市政府共同召开“中国范仲淹研究会”、“范仲淹与商丘文化学术座谈会”;(四)筹资十万元,拍摄《范仲淹与应天书院》短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映。(五)考证范仲淹在商丘读书时间、执教时间、在这里撰写诗词作品。(六)考证商丘范仲淹做官后职田位置,为家族置办田地的准确位置时间等细节。

  马学庆(宁陵县商务局长、中国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通过查询商丘历史典籍,寻访范仲淹在宁陵的历史遗迹,走访宁陵朱姓族人,拜访文化学者,印证范仲淹是“宁陵乡贤”历史真实性。宁陵县通过文旅项目保护范仲淹在宁陵生活的范公井,复建范仲淹生活的故居,让宁陵人走进范仲淹,了解范仲淹、研究范仲淹。

  孙旭(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南宋理学家朱熹亲笔题写的“第一流人物”,范仲淹用自己的一生铸造了一座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史上的千古丰碑。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的创作背景过程。

  高建立(商丘师范学院人文学院院长、商丘古城研究会会长):范仲淹与商丘的情缘,从少年时期来应天书院读书,后来又在应天书院执教,对应天书院影响很大;向相关部门提出“一商(商文化)、一城(古城)、一书院(应天书院)”城市文化发展思路;成立人文学院,又称应天书院,目的是弘扬传承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精神,加强学生爱国思想教育。同时在编写《应天书院志》过程中,通过研究范仲淹思想文化,来弥补应天书院志的内容缺失不足,因为范仲淹是应天书院的灵魂!应天书院离不开范仲淹,取范仲淹资料之长,补应天书院文献之短,来完成《应天书院志》编撰工作,来宣传范仲淹文化。

  马时全(商丘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近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商丘就是马克思主义与范仲淹文化相结合,更好服务社会,弘扬忧乐文化思想。

  刘道明(商丘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多年前与中国范仲淹研究会首任会长范敬宜相识,重新认识到范仲淹在商丘历史地位,范仲淹“居庙堂之上、处江湖之远”思想的形成,忧乐思想与共产党执政的有效结合。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人员参观了学院举办的“明清商丘望族古籍展”,这里汇集了商丘名家文集、家谱、拓片等明清善本珍品。让大家与古籍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参观中,大家了解了这些善本的装帧、印刷技术和内容,感受了商丘师范学院为保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做出的奉献。

  11月27日上午,“寻范联谊行”活动组在刘道明部长、李可亭教授和范乾虎宗亲陪同下参观商丘古城,初冬的古城外,暖阳和煦,色彩斑斓的园林与波光粼粼的城湖交相映衬,形成了一幅连绵不绝的美景。商丘古城的一大亮点就是历史悠久的文庙,建于元朝时期。据说这里曾是孔子游历游学时的居住之地,所以它不仅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还流淌着孔子的智慧和教诲。文庙内的建筑和文化景观,将带大家回到古代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感受古代智慧的深厚底蕴。

  商丘古城东门内归德府文庙东侧为范文正公书院,据工作人员讲,其前身为应天书院,后身为归德府中学堂、商丘中学,也是商丘师范学院、商丘市二高的前身。天圣五年(1027)至天圣六年(1028),范仲淹曾掌教应天府书院,后人为纪念其讲学育士之功,故名范文正公书院。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府郑三俊重建书院于东门内。有讲堂、文昌楼、文正祠、藏书楼各3楹,号房20楹,集9邑俊秀之士肄业其中。后屡有废兴。清光绪三十年(1905),范文正公书院改为归德府中学堂,为商丘近现代教育的开端。

  遗憾的是范文正公书院暂时没有对外开放,我们未能进入参观瞻仰,在此合影留念,留住它,纪念我们走过的足迹。范文正公书院东隔壁是文昌阁。始修年代不祥,现存为近代所重建。文昌阁又叫文昌楼,是古代文人在祭祀文庙的同时也来祭拜掌管文运诸神,保一方文风昌盛,有五文昌之说。乃文人儒生谈诗论文之所,文昌本是天体的星座,是古代的星宿信仰,文昌帝君是道教供奉的主宰功名利禄的神,去文昌阁祭拜也是儒生雅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在文昌阁二楼走廊上,远眺湖面,《岳阳楼记》回荡在耳边,“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蓝,郁郁青青。”

  上午活动第二站是虞城利民镇,该镇位于虞城北部,毗邻明清黄河故道,为商均封地,古虞之都;现存利民古镇为明嘉靖九年(1530)建造,古城郭、城湖保存完整,老虞城县即今利民镇老镇区,因旧城屡遭水患,明弘治九年(1496)选建新城。初筑土城,崇祯八年(1635),县令范良彦,杨春育捐资将土墙改筑砖墙,范志完又创建西门瓮城,清末民国多次对城墙,城门进行过修补。随着时间的迁移,城墙、城门逐渐被拆除。利民古镇有“四水一城”的生态资源,是全国保存最好的水抱城。

  虞城范氏宗亲会会长范雪峰引领我们来到范文正公祠遗址位置,介绍历史上范文正公祠规模及拆除经过,闻讯赶来的范氏宗亲带着画册和家谱,展示祠堂往日的辉煌,期望的眼神告诉我们,这里是他们精神家园,灵魂寄托的地方,恢复重建范文正公祠,以慰先祖之灵!

  利民镇城隍庙,有正殿三间,西厢房数间。大门、影壁、戏楼、东厢房、寝殿、东西配殿都没有了,规模和形制与县志记载城隍庙不可同日而语。门口立有一块“商丘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利民城隍庙”的标牌,进门看到一群老乡在城隍庙神像前焚香祈福,香火旺盛,老少都沉浸在祈福许愿的氛围里,这更成了当地老百姓的一种精神寄托。

  虞城县的范氏是北宋范仲淹八世孙范宗聪于元朝末期携子范文理,从苏州迁徙而来。虞城范姓族人,遵照先祖范仲淹的做法,范志懋、范志完、范良彦、范志骠、范志道、范志奇、范志敏等倡议族人效仿先贤的义举,在虞城设立了义田,并延续近四百年,直到虞城解放,土地收归国有和集体所有而终止。虞城家族的义田收入,主要是在家族范围内救助贫困者、捐助上进者、奖励有功者和维护祠堂以及延续祭奠先祖等传统家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至今这里仍然保存着当年义田边范家大院的一块太湖石,范雪峰自豪的说。

  在接着召开的座谈会上,虞城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来霞、常务副部长贾文亮、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荣敢、利民镇党委书记陈华杰、镇长葛福鹏、县范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范雪峰、县范仲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范传幸以及当地范氏宗亲代表参加,与《寻范联谊行》活动组进行了交流,热叙深情厚谊,共谋文旅大计。双方介绍各自情况,重点围绕先贤范仲淹文化在虞城的挖掘、保护、传承进行了友好而热烈的探讨。针对虞城“范文正公祠”保护恢复重建事宜,利民镇领导给出异地选址重建的计划;谈到利民历史文化古镇开发时,《寻范联谊行》成员范小红提出了“文化虞城、利民有范”推广思路,指出虞城的文脉在利民镇,利民镇要打造成商丘周边近郊游消费集聚地,吸引豫鲁苏皖游客前来休闲观光旅游。建议做到:“文化有范(范氏文化)、产品(要)规范、服务(树立)典范、品牌(引领)示范”。

  午后的阳光照在宁陵“葛天文化城”的文峰塔上,新建的古塔与尚未拆卸的塔吊古今辉映,相映成趣。《寻范联谊行》活动组前往宁陵考察范仲淹文化遗址范公井。宁陵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敬雷、县商务局局长马学庆、县文化广电旅游局长高敏、县党史史志研究室主任王春雷等带着我们穿过脚手架林立的工地,来到“范公井”旁。

  听马学庆局长为大家娓娓道来千年古井的历史故事,他指着“范仲淹纪念园效果图”介绍说:范仲淹纪念园和范仲淹故居是宁陵县文旅项目葛天文化城中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宁陵的文化符号。现在,范仲淹“家在宁陵”已无可争议,这口“范公井”就是最好的见证。马局长指着脚手架里的那口井,底气十足的说:“这些年来,我也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范仲淹生前他的“家”到底在哪里?”

  据《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记载,范仲淹官至参知政事,一生奔波各地任职,长期居无定所,直到终老也没有为自己营造一所安乐窝,置办一处宅第房产。他没有自己的“家”?两岁丧父,随母在老家守丧,4岁又随母改嫁长山朱家,改名朱说(yue),23岁知身世,泣愤而出走到应天府书院读书,吃住在书院苦读经书,28岁以朱说之名中进士,迎母以养。马学庆肯定的说,江苏苏州是范仲淹祖籍,为其父亲之家;山东邹平是母亲谢氏改嫁之地,为其母亲之家;河南商丘是范仲淹成才立业、娶妻生子、兴教留居之地,宁陵是真正意义上属于范仲淹自己的“家”。

  事实也是如此,范仲淹入仕之后,他把家安在了应天府之宁陵。这也是范仲淹一生中唯一的家。马学庆的分析与推理有理有据:范仲淹结婚后,将母亲、妻子安置在宁陵与经商的同母异父朱氏兄弟一起生活,置房产、田产,于是便“家计宁陵”。清康熙《宁陵县志》卷九《人物志•乡贤》载:“及长,读书应天。因家计于宁陵,其异父兄弟朱某者多在宁陵,后公贵,以其田赡之”。清康熙《宁陵县志》艺文中《与朱氏家书二通》,范仲淹给宁陵朱氏兄弟的信中提到:“前日专到宁陵”、“宁陵家计作何擎画”,说明他时刻关心着宁陵家庭的生活情况。在朱熹所加按语中言及“公立朝之日,多宁陵足迹,惯游地也”,则说明是范仲淹在朝为官之后,仍多宁陵行踪,这里是他经常走动的地方,与其庄田置在宁陵相印证。

  马局长一脸的骄傲,因“家计宁陵”,范仲淹就成了落户宁陵的商丘人。因此,在明清历次编修的《宁陵县志》中,俱将其列为“乡贤”而非“名宦”。

  这里,既可以领略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可以看湖光庭院。脚手架林立施工现场,古井如明镜,静观世事沧桑,深藏历史的千年记忆。以纯朴的心意,带来了丰富的水源,滋养着一个角落的人们。它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曾经令日子红红火火,增色不少,令生活惬意和快活。北宋时期,范仲淹来到了商丘,如今的商丘大地处处有范氏家族遗踪。天下范氏一家亲,请跟随《寻范联谊行》一起,明年来商丘追随先祖的足迹。观赏秀美之景,瞻仰先贤故居,领略范仲淹的高义与风雅。

  在商丘寻范活动期间,活动组还参观了商丘古城陈家大院、虞城商均墓、杨东明墓、宁陵县石榴盆景园等。

  (执笔:范世峰)

上一篇: 寻范联谊南阳行

下一篇: 寻范联谊开封行

主办: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范姓委员会

协办:河南全息文旅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