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港珠澳大桥:沉管接长隧

2018-01-06 |浏览:9381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为世界上用钢量最大的桥梁,港珠澳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建设者把钢全部变成钢组件,再运到现场拼装起来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包含22.9公里主体跨海桥梁及6.7公里的沉管隧道。当记者坐上汽车,从珠海洪湾这端驶上大桥,感受到的是双向六车道的平坦通畅。这座前后都望不到头的大桥上,建有3段斜拉桥,分别是“风帆”“海豚”“中国结”造型,寓意深远。

  作为世界上用钢量最大的桥梁,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这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苏权科说,建设者把这42万吨钢全部变成钢组件,再把它们一件件运到现场拼装起来,就像小朋友搭积木一样。

  搭积木体现了大桥施工的“四化”理念:通过“大型化、工厂化、标准化、装配化”施工,把粗糙的土木工程变成精密制造、精密安装,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

  搭积木,要先做出积木构件。港珠澳大桥的巨型组件,许多是采用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大型装备来建造。为建造大桥而建设的巨型厂房,就坐落在大桥附近区域,一个个数千吨乃至上万吨重的构件——包括桥墩、桥塔、海底沉管等,就是在厂房内由大型自动化设备流水线生产出来,之后由巨轮运往现场,再采用大型吊装或沉放设备进行安装。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局长余烈告诉记者,天地间“搭积木”的技术难度大,涉及主体结构、人工岛建设、大规模工业化制造、水下结构止水技术、海上装配化埋置式承台施工等诸多方面,为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从2010年起启动了“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涉及大桥建设各项难点,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港珠澳大桥还是国内第一次采用机器人焊接的钢桥。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柴瑞介绍,钢桥焊接时,钢材料在不均匀的加热和冷却收缩后,会产生很大的自身应力。“所以我们采用多头焊接机器人来实现均匀焊接。多头焊机同时焊接,避免了冷热不均,消除因焊接工艺产生的内部应力。”

  “搭积木”式大桥建设中,曾出现过高度达106米、重量超3000吨的钢塔在海上“空中转体90度”再以高精度安装的精彩场面,是国内外建桥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如果不是国家的整体科研和装备实力进步到了现在的水平,这样的整体设计是不可能完成的。”苏权科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港珠澳大桥:沉管接长隧,作者:张雪,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 港珠澳大桥:跨海架钢梁

下一篇: 港珠澳大桥:百廿年大计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协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