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寿命达120岁,是中国桥梁在设计、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各方面成果的集中展示
这个超级工程其寿几何?“港珠澳大桥能‘活到120岁’。”苏权科说:“它还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
“120年我们是第一次做。南海含盐量高,腐蚀严重,最开始大家心里打鼓,这事能不能做成?”港珠澳大桥工程耐久性课题负责人王胜年说,我国耐久性技术发展很快,新材料、新工艺方面取得的成果为课题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港珠澳大桥的耐久性设计依据我国南海腐蚀暴露实验30多年观测数据的积累成果,对所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设计,赢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不仅是设计寿命高标准,港珠澳大桥建设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以科技引领工程建设的理念。
比如对防灾减灾的设计及应用。建设者在福建漳州专门修建了150米长的足尺沉管隧道实验平台,利用3年时间对大巴、中巴、小汽车进行燃烧实验。在世界上首次获取了火灾中隧道内的温度、烟雾流速、浓度等第一手数据,形成了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防灾减灾的成套关键技术。
根据实验测试,隧道防火设施能在1200℃高温下,保证沉管结构在2小时内不受破坏。苏权科说,人工岛设立有海上救援平台,如果隧道内发生事故,救援力量3分钟就能到达;桥面发生意外,5分钟至7分钟内赶到。
余烈表示,港珠澳大桥工程是过去数十年中国桥梁在设计、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等各方面成果的集中展示,它的建设也拉动了我国交通行业的升级换代和技术进步。
上一篇: 港珠澳大桥:沉管接长隧
下一篇: 港珠澳大桥成新晋景点 乘船参观者络绎不绝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协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委员会
全息数字科技(河南)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