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当天两则关于教师的新闻。其一,上海市教委日前宣称,从今年开始,上海中小学教师资格在首次注册后将不再是终身制。此外,今后北京教师资格也将不再享有“终身制”,取而代之的或是5年时限。其二,《中国青年报》报道了男教师逃离中小学的现状,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小学教师发展报告(2012)》显示,近10年来中小学男教师所占比例愈来愈小,收入、社会认同感的降低都是诱因,僵化的教育环境加速了他们的出走。
打破教师终身制已是大势所趋,北京、甘肃、广西等地也有类似动作。教育部去年就曾表示,对于所有在岗教师都要接受每五年一次的定期注册考核,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业务考核——业务考核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或者,如何评判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
许多行业的考证模式都已陷入弄虚作假的泥潭,倘若定期注册制度只是逼迫教师每5年考取一个证书,这样的改革又能有多少实际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李琼教授表示:不能让男性觉得进了教师这个行当,就是走“读书进修、考证拿文凭、评职称”的套路,否则就会加速他们的逃离。
有些具备资格证的人,却并未从事相关职业;而有些乡村教师撑起了贫困地区孩子的一片天,多数却无法获取资质。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业务能力更加难以量化考核,一个优秀的教师,其贡献不在于撰写了多少论文、获得了怎样的职称,而在于给孩子提供了怎样的学习环境,是否有针对性地培养了每个孩子宝贵的创造性。关于这些,新的教师资格业务考核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如果大的教育环境无法有效改善,不尽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将成为教师无法承受之重,倘若因此加速他们的逃离,孱弱的教育事业难免再遭重创。
上一篇: 双方若自愿廉租房可互换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