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四百八十七】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2025-08-06 |浏览:5841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四百八十七】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近日,《中华英才》《中国作家库》《奔流文学网》《今日头条》《网易号》《搜狐号》《个人图书馆》《腾讯号》《顶端号》等相继发表了朱学军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现全文连载如下:


       朱学军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十】



       亲耳所闻法,即作者将亲自听到的实事加以描述,展示给读者。如:有一天,关庙大队第一队的一个老实巴脚的农民领着有病的老婆到镇上找我,他说:“孩子,老叔的责任田叫干部们强行没收了,你婶子又有病,以后我可咋过呀?”我一怒,当即拉着他来到邮电所,自己掏钱,给省委刘正威书记发了一封加急电报:“我的责任田被队干部强行没收,乡村干部都不管,没法活了,盼救命。”三天后,地、县工作组进驻汝临镇,经调查,情况完全属实,当即将干部们侵占的责任田又还给了这位农民。那位农民含着热泪到处说:“拴娃这孩子还真能为咱穷老百姓办事哩!”(《说说我这六十年》)

  切身感受法,即作者将亲身接触到外界事物对自己的影响,加以描述,让读者分享。如:《老二黑离婚》虽然写的是一个悲剧,但它给人的除了悲愤,还有力量。我们的眼泪既有对二黑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有对党中央为民除害的无限感激。读完这篇小说,使我们更加珍惜十月的胜利,更加向往四个现代化的早日到来。在新长征的光辉道路上,我们需要像这样的来自现实生活的呐喊,也需要给人们滋润心田,鼓起勇气的精神食粮。盼望着“山药旦”文学流派的作家继承和发展赵树理同志的风格,写出更多更好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喜闻“土豆”泥香味》)

  郭进拴数十年如一日沉在生活之中,全身心地去感受事物,依靠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得了真实的大量的珍贵的生活素材,为创作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丰厚的基础。

  采访法,即调查、访问,这是一切新闻工作者及文学创作者的基本功。郭进拴运用的采访法,主要表现在调查法、访问法。

  调查法,即亲自深入生活了解所需要的情况,将其描述。如:五天的大别山体验培训,我所有的疑问都有了圆满的答案。大别山之行不仅解开了我的疑问,而且还取得了五大收获:一是懂得了大别山之大。大别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没有大别山,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二是发现了大别山之美,山之美在景,水之美在灵。五天时间,我们所到之处,到处是奇观胜景。大别山之美不在景在情,大别山最美的是老区人民的纯朴之情;三是领悟了大别山的精神,大别山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革命史。五天寻访体验,让我们找到了大别山的精神。岭岭埋忠骨,户户有烈士,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正是大别山精神吗?四是感触到了大别山之魂。大别山穷、大别山偏、大别山苦,正是这些孕育了大别山的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怀着一颗对党忠诚,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这就是大别山之魂;五是找到了大别山之实。大别山走出了200多位将军(新县、红安),他们虽以此为荣,引以为骄傲,但没有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而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走进大别山干部学院》)

  访问法,即将拜访他人及其谈话内容予以记述。如:“我是第三年来马街书会,不算新人,但我今年带来了7名大学生新艺人来赶会献艺。从登记情况看,今年首次来赶书会的老艺人也特别多。”交流中,两年前毕业于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的郭云凤开心地告诉笔者,他对安徽大鼓情有独钟,访师学艺过程中,结识了不少正在学艺的大学生。前段时间,郭云凤与朋友联系,向其介绍了马街书会,吸引了开封市尉氏县24岁的李致飞、山东省菏泽市28岁的陈磊、安徽省萧山县22岁的杨水凯等7名大学生艺人来马街献艺。“作为热爱说唱艺术并希望将之传承下去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为繁荣、传承马街书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点力。”采访中,来自安徽的19岁在读女大学生王英对笔者说。(《羊年马街书会奇观》)

  郭进拴几十年来不辞劳苦,勤勤恳恳,无比敬业,像报告文学作家理由说的那样,不停地奔跑。他奔跑于田间地头,奔跑于矿山车间,奔跑于政府机关,采访了无计其数的农民、工人、干部、企业家、聚集了数不胜数的生活素材。

  看书学习法,即将从书籍报纸里获得的写作材料运用于创作之中。郭进拴专著中运用的看书法、看报法、看档案法透视出看书学习的聚材技巧。

  看书法。如:目前,孔自杰先生送我一册印刷精美的《前世今生》,读后深受感动……“那一天,云游四海,忽遇梦中的你。/那一月,手足无措,迷茫中忘了自己。/那一年,夜不能寐,不断描绘你的模样。/那一世,度日如年,你又在哪里?/那一刻,我傲立风中,只为你能看见。/那一瞬,我泪流满面,看你欢快的远离。/那一夜,我呼天喊地,只为唤醒你遗失的记忆。/那一日,我静默寡言,只盼你能归来” ……——这是谁的诗句?舞笛告之:这是问爱华的。我发现她的诗词里充满着令人心动的句子……问爱华的爱情诗不单纯是写诗歌,难能可贵的是她让诗歌和爱情站在了同等的高度。问爱华因为爱情获得了诗歌,因为诗歌回报了爱情仰望的高度。在爱情里很多人因为幸福深深地陶醉,陶醉在江河里,陶醉在浪花里,陶醉在诗意盎然的春天里。爱情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发生在谁身上也会得到流水一样的幸福。相信每个写诗的人都或多或少写过爱情诗,但问爱华的表达却更加独具魅力。(《问爱华和她的〈前世今生〉》)

  看报法。如:《今日汝州》作为一张富有人文气息和前瞻性的报纸,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新闻格局,把工作新闻、事件新闻、话题新闻、状态新闻、人物新闻、观点新闻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事实新闻与服务性新闻融为一体,加强新闻的地域亲和力,加大社会新闻、商务新闻、娱乐新闻、观点新闻的比例,形成了特有的新闻强势。倡导知识革命、雅俗共赏,深受读者喜爱。好有气魄啊!(《乡音难收乡情难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四百八十六】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 【四百八十八】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