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四百八十八】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2025-08-06 |浏览:5876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四百八十八】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近日,《中华英才》《中国作家库》《奔流文学网》《今日头条》《网易号》《搜狐号》《个人图书馆》《腾讯号》《顶端号》等相继发表了朱学军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现全文连载如下:


       朱学军长篇报告文学《中国中原,出了眼智慧欢笑的文学泉》【十一】



        看档案法。如:王俊伟,男,汉族,35岁,1978年6月19日出生于河南省新野县,从小受家庭影响,信奉佛教。现居住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村。……2008年汶川地震发动公司门店捐款40万元进行救灾。2008年在152医院,救助叶县奶孙俩,重度烧伤。平顶山电视台、平顶山日报报道。2010年淅川水灾搭建爱心粥棚,历时十几天救济灾民。供上千人次吃饭,救助重病、急病等。……其实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王会长每年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孤残老人、贫困儿童送去关爱。来为社会的慈善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善行天下》)

  郭进拴不仅向社会学习,还博览群书、阅读报纸、查看有关档案,搜集创作所需要的材料。他对自己钟爱的事业是多么尽心尽力啊,他对写作的人物是多么高度负责啊,他运用的聚材技巧是多么娴熟全面啊!

  郭进拴将观察法、体验法、采访法、看书学习法等多种聚材技巧,在专著中运用自如,游刃有余,绽放出一簇簇古今中外正面、反面、具体、概括等等,各具特色的目不暇接的文学花朵,让读者得到了数量上的极大的满足,得到了质量上的极大的享受,得到了整体形象上的极大欣羡!

  安排结构技巧。文章的结构,是指文章像建筑物那样的内部组织和构造。聚材解决“言之有物”,主题解决“言之有理”,结构解决“言之有序”。材料如血肉,主题如灵魂,结构如骨骼。郭进拴是结构布局的行家,他安排结构主要运用人物法、物体法、事件法和题眼法。

  人物法,即用某个人将写文章所需要的全部的零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完美的整体。他(或她)推动情节的发展,成为事件的纹理,成为这个整体的脉络,成为这个整体的线索。没有这个线索,这个整体就无法存在,这篇文章就无法形成。

  用“我”法,即用“我”作为作者的代称,贯穿有关材料,布局成篇。让作者显露于它组成的结构之中,增强其亲切感,增强其感染力,增强其可读性。如:我于1974年秋季经贫下中农推荐到离家18里的临汝镇上高中,母亲为我缝制了新被褥,棉花垫得极厚,总害怕把我冻着。冬天母亲又为我缝了黑土布新棉衣和窝窝棉帽。有一次,班主任王松寿老师摸着我的窝窝帽子说:“真是农民的儿子,还保持着农民的本色啊!”满教室的学生都望着我笑。我说:“王老师,这帽子挺暖和的,您如果想戴,我也叫俺娘给你缝一顶。”王老师说:“不用,不用!”母亲怕我吃不饱,经常给我送花卷馍和山野菜。有一次母亲天不亮就背着一袋馍给我往学校送,不小心滑进了路边的水沟里,被过路人发现后费了好大劲才把母亲拉出来。当母亲一瘸一拐地赶到学校时,我还没有起床呢。(《说说我的母亲》)

  主人公法,即以主人公为线索贯穿所用的材料组成完整的结构,中心人物形象突出,感染力强。如:于是,他一闪身,就藏在了一棵大粗杨树的后边。信用来到刚才的红薯地里,找到原先挖红薯的地方,蹲下身子,扒开土,又把两块红薯埋进了土层里。然后他站起身还在松蓬蓬的红薯地上面踩了两脚,就转身回到了破庙里。这时候,他的心里,就好像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踏实多了,还觉得浑身轻松。这一阵子,王信用的一举一动,黄永坡在树后边都观察得清清楚楚。他心想:“这孩子一定是个好人,是来原物归还的,在现在这个吃人的社会里真是难得啊!”(《风雨龙潭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四百八十七】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 【四百八十九】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文学欣赏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