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一百一十三】汝州洗耳河赋
噫吁嚱!瞻彼汝州,有河名洗耳,其源悠远,其韵悠长,如诗如画,载道载德,诚一方之胜景,千古之灵波也。
若夫溯源流兮,此河源自登封白栗坪分水岭西黑龙潭,古与槐里河相通,槐里乃许由故里,亦其洗耳之所也。其初名牛山水,河名自宋始焉。《通典》有记:“洗耳河源出箕山,在汝州城北五十里。”其水逶迤,全长约三十六公里,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流域广袤,润泽四方。
遥想上古,圣哲闪耀。尧帝贤明,德被天下,欲以天下让许由。许由者,上古高士,品性高洁,淡泊名利,隐于箕山之麓。闻尧之让,以为污耳,遂临此河而洗之。斯时也,河水潺潺,清波荡漾,许由俯身,洗却尘念。其友巢父牵犊来饮,闻其故,以为水已污,遂牵犊而去,不饮此水。此等故事,流传千古,成为一段佳话,彰显了许由、巢父不慕权势、洁身自爱的高尚精神。后人感其德,遂名此河为洗耳河,以志纪念。河畔曾建许由庙,庙内石碑,有唐人杨植撰文赞颂许由:“尧之聪明由先生成,尧之治理由先生始。尧不以天下让先生,先生之道犹昏;先生不以清节避唐尧,唐尧之道何尊。”巢父井亦在河畔,虽久湮塞,然其传说,如“汝州城西八角井,一柏一树凌霄花”之谚,仍在坊间流传。
然而,岁月流转,世事沧桑。往昔之洗耳河,曾因沿岸工业与生活污水之排放,致水质污浊不堪,河床淤泥堆积,两岸植被稀疏,生态失衡,行洪能力亦降,周边生态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质量受扰。幸哉!政府有鉴于此,遂行改造之举。其志在提升城市品质,为市民造优美舒适之境;促经济发展,引游客与投资;更传承历史文化,护沿岸之古迹也。
今观改造之后,洗耳河焕然一新。河水渐清,碧波荡漾,如镜似玉;两岸绿树成荫,花草繁茂,蜂蝶飞舞其间。橡皮坝拦水之处,水面平静如湖,垂柳依依,轻拂水面。河畔高楼林立,街道整洁,休闲设施完备。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烁,与波光粼粼之河水交相辉映,如梦如幻。河滨步道之上,游人如织,或散步,或健身,或赏景,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洗耳河者,不仅为一河之美景,更承载着汝州之历史文化,如一部无声之史书,诉说着岁月之故事。其水奔腾不息,流淌着四千多年之上古文化,见证了汝州之兴衰变迁,滋养着这片古老之土地,孕育着一代又一代之汝州人。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今朝之洗耳河水,清且涟漪,仍可洗心涤念。吾辈当铭记许由、巢父之精神,怀淡泊之心,守高洁之德,传承历史文化,护此一河之清波,让洗耳河之美,千古流芳,让汝州之韵,万世传扬。
呜呼!洗耳之河,灵韵长存,愿汝岁岁安澜,永佑汝州之福泽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郭进拴|放歌中原【一百一十二】
下一篇: 郭进拴|放歌中原【一百一十四】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