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以恒 13岁
奖项:二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窗前有棵木槿,深厚的叶,火红的焰,闪耀在眼帘。每每起身转悠,见到这烈焰烧、这叶浪涌,便直入心深处。
木槿是我栽下的,即便到花期也无甚人围赏。木槿花期不大长,刚开没多时就凋零了。花开花落不等人,物业主任难得来赏时,花儿已化作尘泥撒地矣。燃烧着的烈焰熄了,空落落的枝头缀着依旧深厚的叶,似一个大大的讥笑着的脸,在嘲弄着他。主任不爽了,觉得没什么意思,甚至越看越不顺眼。他愤愤地,嘟囔着:“既然花都谢了,那还占着这地方干啥?!”寂静一片。“干脆来个绿地规划吧……应该这样——”
一个门铃打进我家里。我习惯性的去开门,却迎面听到主任焦灼的话语。什么小区绿地规划?从没听过!木槿需要伐掉?我心中一阵子悸动,要我们砍了它!父亲此时正忙,无心“公事”,非是我砍不可了。把它砍了!这就意味着以往窗前的绿色必将彻底消逝——更别提木槿花开的景象。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好像遗失了什么。不愿,但不得不如此。伐这绿色的灵魂,就是在伐我自己的灵魂。
无可奈何,花已落去,现在是要失去一切了。只会留下个冷冰冰的树墩给我。但这对我有何意义?我坐下来,坐在老朋友身边。我们抬头望。绿叶伸展,冲着灰暗的天空,像没意识到危险将至。我不忍心伐它。明天。明天是最后期限。明天,它面对的这个人,将会拿着钢铁的屠刀,屠尽它的肉体。白屑飞溅,白屑飞溅啊。它曾带给这人多少慰藉,而他竟如此狠下心来去完成世俗愚人给他的命令。多么可恶,多么可憎,多么可怖。明天,就是明天,这绿色的共和国将会倒下,死去;这绿色灵魂将会被斩作几节,无处依附。
我的灵魂在颤抖,它的灵魂在挣扎。它想要逃出,它想要挣脱。每一片树叶都狂躁的摇动起来,那是它痛苦的呼号。愤怒、哀伤,注定是千愁万感。乳白的树枝留下,是它的泪。它能怎么样呢?主任冷酷地站在我身旁。我即使要停下,我也不能停下。每一锯锉下,都在扎我的心,越扎越深。我感到自己的无力和无助。咬紧牙,别去想它。我绝望的闭上眼睛。最后一锉。
挣扎戛然而止。等我睁开眼,回过神,木槿的灵魂已经死去了。我的心阵阵的刺痛。它轰然倒地。任凭这无辜的亡灵流的是清泪还是血泪,我这个凡人,也无从救它。泪止住,悄悄然。这个虚伪的世界无声无息。主任觉得很满意,他说,他会另派人把木槿桩子拔了。“有劳你了。”于是他挥挥手,回去了。事实证明,后来,他也并没有派人把桩子拔了。大屠杀终于结束了。
它死了,应该死了。伐的如此之彻底,尽管我愿它复生,也不见得一定能有死而复活的奇迹。灰暗的天映在窗前,不知是天更灰暗,还是我的眼神更灰暗。恰更是逢上吉凶不定的年头,生活也是不适意。常闷头记些无趣的文字,美其名曰“日记”,实是记记仇罢了。每记一回,便又忆起它来,心中再蒙上一层愈加灰暗的浓雾了。
一个月来,现在的这物业主任满心欢喜的“升官”了,转调到另一个街道办事。他似乎把绿地规划一事全忘光了。新来的是个脾气好的老头儿,不喜花,往往宅家不露面。过去是全城就只剩我,成日瞎逛;现在是空无一人了。没心情,也没心思,顶多探个身,望望外面和谐的假象,也不开窗。
我仍抱有它复生的幻想。一天,就是这样一望,我再一次瞥见了木槿的桩子。一个绿绿的、极小极小的点儿,绽放在树墩上。不会是——我不敢继续想下去。走出屋门,走近些,仔细看。一个小芽苞正温和地向我笑。我不敢想象这是怎样一个奇迹呀,早已丧失了生机的木桩上吐出了芽苞,抽出了嫩枝,像一个滑稽的鬼脸,仍脱不去稚气。是什么力量让它重生?神圣无上的造物主啊!一枝,两枝;生长,再生长。它全然忘记了伤疤,忘记了死亡的压迫和一切仇恨,留下的只有生的快乐,活着的惊喜。死神都夺不走它的灵魂,现在,它又获得了新生,再也没有什么能夺取它的生命。
短短几个月,绿色又一次占领了窗口的画框。
一年飞过,生活学习又一次一帆风顺,越发自在。现在学业繁重起来,无暇赏花。木槿花开,无人赏,但也活得自在。
每一次被打倒,都要振作起来;从中挣脱出来,便是新生。活得恣意,过去的一切无可牵挂,纵使无人赏——但,总会有人的。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以一棵木槿树的命运为线索,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以及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态度。作文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鲜明、主题深刻、语言优美、结尾寓意深远。
作文征稿:
中国少儿艺教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冬望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