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我的大街小巷

2025-03-06 |浏览:2019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作者:霍雨涵     16岁
奖项:二等奖
来源:《奔流·小作家》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
原文:

由车水马龙的大街,转入小巷,在青石板上,听着我的足音。两边居民住户,小摊小贩,喧闹着十足的烟火气。现代化的建筑中,不时夹杂着几处青砖小瓦马头墙的名人故居,历史遗迹……这,就是我家乡淮安的街巷。

我的家乡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更是敬爱的周总理故乡。我走遍淮安的大街小巷,看遍日久,走过天长。

淮安的街巷,是按古代城市街巷的标准设计而成的,街巷结构为“棋盘”格式,充分展现“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独特魅力。她不仅见证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还哺育了一代代的名人志士。

我爱淮安的大街小巷,爱她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爱她景色秀丽,宛如一幅如诗的画卷。

淮安的大街,是城市的主动脉,宽阔而繁华,更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古城的独特建筑。迎熏门、镇淮楼、淮安府署、总督漕运部院……坐落在城内中轴线上,如一串珍珠。

我走进总督漕运部院,它是明、清两代统管全国漕运事务的官署,它是那样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足显朝廷派驻机构的威严。

我走过镇淮楼,它雄踞总督官署之前,巍峨高大,古色古香,楼门上的青藤,萦绕着淮安千年的历史,它是研究古代建筑史和淮安地方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我走过东门大街上的淮安府署,它建于明朝洪武三年,管辖海州、邳州、宿迁、盐城、山阳等九县两州,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

我走过西门大街上的文通塔,它建于隋朝仁寿三年,是国内并不多见的古塔,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发达的文化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


梁培阳     14岁

选自《少儿画苑》国际少儿书画大赛

淮安的小巷,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宁静而古朴,每条小巷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传说。驸马巷、打铜巷、麒麟巷……走进它们,走进了淮安的历史,让人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生活的温馨。

我走进驸马巷,怀念总理。它的名字来源于明惠帝为都尉黄琛建造驸马祠,如今,它因周总理的诞生地和童年成长的摇篮而闻名。从小我就是听着总理的故事长大,他勤奋好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时刻激励着我。

我走进打铜巷,倾听吴承恩的传说。这条因专做铜制品生意而得名的古巷,当年曾见证了吴承恩在此巷内妙笔生花,为我们构筑《西游记》的奇幻世界。

我漫步在大香渠巷、麒麟巷、双桃柳巷……小巷内既有江南“粉墙黛瓦”的传统风格,也有苏北“青砖灰瓦”的地方特色,体现着古朴、深厚和庄重的气氛。

用脚步丈量、用眼睛发现、用耳朵倾听、用内心描摹,这里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多姿多彩……那些远方的诗意绚烂与眼前的繁华美好,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筑起一幅完整的淮安历史人文画卷,这就是我家乡的大街小巷。

思绪在徜徉,与街巷边运河的波涛一起缓缓流淌:如何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如何做好总理家乡人?激情在荡漾:作为一名淮安人,我认为惟有发奋学习、勤奋耕耘、创新创业,让古城成为真正的大鸾之乡,让淮安插上腾飞的翅膀!悠悠古城,愿你的明天更加辉煌璀璨!

作文点评:

这篇作文以家乡淮安的大街小巷为主题,通过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优秀的作文。

作文征稿:

全息作文网首页点击【全国中小学生全息作文大赛】专题页面,直接注册、参赛,按照提示提交作文作品。


(责任编辑:张一昂)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伐魂

下一篇: 《奔流·小作家》小学生作文赏析——年味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