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文選.楚 辭——離騷

2010-11-15 |浏览:52755次 | 编辑: 加载失败
分享到: 

 

   

 

  

 

 

楚辭是西元前四世紀到三世紀之間由楚國屈原等人在民間歌謠的基礎上進行加工、創造

 

而成的一種新的詩歌形式。它的句法參差錯落,打破了《詩經》以四言為主的格調;篇幅也

 

較長。這些都宜於反映更為複雜的思想內容。楚辭作品都是"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

 

楚物"的,所以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漢代人把這種別具風格的文體稱之為"楚辭",以從

 

又稱為"騷體"

 

楚辭最主要的作家是屈原。屈原名平,原是他的字。他出生於楚國的貴族家庭,受過很

 

好的文化教養,有著很高的文學和政治才能,青壯年時代頗得楚懷王信任。他嚮往賢能政治,

 

主張建立正確的法度,使國家富強。但他被讒見疏,此後又被流放,這期間雖曾被召回,但

 

為時不久又被放逐,直到投水自沉。在流放期中,他面對著政治的腐敗,國運的垂希,寫出

 

了許多悲憤沉痛、憂國憂民、的詩歌。他的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天問》《九章》等。

 

此外,如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也是當時有名的楚辭作家;漢代的淮南小山、枚乘、王

 

逸等人也寫了一些模仿楚辭形式的作品,但無論在思想性或藝術性方面都比較差。

 

西漢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和模仿楚辭形式的作品彙編成集,題為《楚辭》。現在

 

最早的《楚辭》注本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現在較好的《楚辭》注本有宋洪興祖《楊

 

辭補注》、宋朱熹《楚辭集注》、清蔣驥《山帶閣注楚辭》。近人聞一多、郭沫若等,在楚辭

 

的研究上也有許多精闢的見解。

 

    (節錄)[1]

 

帝高陽之苗裔兮[2],朕皇考曰伯庸[3]。攝提貞于孟陬兮[4],惟庚寅吾以降

[5]。皇覽揆余初度兮[6],肇錫餘以嘉名[7]。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8]。紛

吾既有此內美兮[9],又重之以脩能[10]。扈江離與辟芷兮[11],紉秋蘭以為佩[12]

汩餘若將不及兮[13],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14],夕攬洲之宿莽[15]

日月忽其不淹兮[16],春與秋其代序[17]。惟草木之零落兮[18],恐美人之遲暮

[19]。不撫壯而棄穢兮[20],何不改乎此度[21]?乘騏驥以馳聘兮,來吾道夫先路

[22]

 

[1]《離騷》是《楚辭》中最長的一篇,是屈原的代表作,集中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不肯與世沉浮的

 

高深精神,以及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離,通罹,遭。騷,憂,愁。"離騷"即罹憂,亦即遭

 

 

到憂愁的意思(依班固說,見《離騷贊序》)。

 

[2]高陽,古帝顓頊(zhuānxū)的稱號。裔,衣服的末邊(參用朱駿聲說)。苗裔,子孫。楚之始祖熊懌

 

是顓頊之後,事周成王,封於楚。傳國至楚武王熊通,生子瑕,受封於屈,遂以屈為氏,屈原即其後低,

 

所以屈原說自己是顓頊的子孫。

 

[3]朕,我。秦始皇以前凡人都可以自稱朕,自秦始皇起始專用為皇帝自稱。皇,大。古人稱已死的父

 

親叫考,也稱皇考。伯庸,屈原父親的字。

 

[4]攝提,攝提格的簡稱,攝提格是寅年的別名。貞,當,正當。孟,始。陬(zōu),正月,夏曆的正月

 

是寅月。孟陬,等於說孟春正月。

 

[5]惟,句首語氣詞。庚寅,指庚寅日。降,降生。這兩句是說正當寅年寅月寅日我降生。

 

[6]皇,皇考的簡稱。覽,觀察。揆,度(duó  ),測度。度,等於說時節(依朱熹說),指生庚年月。

 

[7]肇,始。錫,通賜。嘉,美好。

 

[8]屈原名平,原是字。"正則""靈均"包含了其名與字的意義。

 

[9]紛,盛多的樣子。內美,內在的美。這是說自己生於良辰,有著天地賦予的美質,也就是本質好的

 

意思。

 

[10](chó  ng),加......上。脩,辰。能,才。脩能,等於說長才。

 

[11]扈,披,楚地方言。離,香草名,一名蘼蕪。辟(pì),偏僻,幽僻。後來寫作""。芷,白芷,

 

也是香草。辟芷,等於說生長在幽靜之處的白芷。

 

[12]紉,連接,聯綴。蘭,蘭花,秋天開花,所以又稱秋蘭。佩,倆帶在身上的裝飾品。

 

[13](ǔ),水流疾速的樣子,這是說時光快得像流水一樣。

 

[14](qiān),拔取。阰(pí   ),山名,木蘭,香樹名。

 

[15]攬,采。突莽,冬生不死的草。這兩句以採摘香草比喻自己修養品德。

 

[16]忽,快速的樣子。淹,久留。

 

[17]代,更遞。序,次序。代序,即代謝,轉換的意思。

 

[18]惟,思念。零、落,都是掉下來的意思。

 

[19]美人,喻楚懷王。遲暮,指年紀大。

 

[20]撫,持(依《文選》五臣注),等於說趁著。穢,指穢惡的行為。這句是說楚懷王不能趁著壯年除

 

去穢惡之行。

 

[21]此度,指現時的法度。

 

[22]這兩句的大意是:你應該乘駿馬而賓士啊(比喻任用賢才,奮發有為),請來,我在前面給你帶路。

 

道,通""

昔三後之純粹兮[1],固衆芳之所在[2]。雜申椒與菌桂兮[3],豈維紉夫蕙茝

[4]?彼堯舜之耿介兮[5],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6],夫唯捷徑以窘步

[7]。惟夫党人之偷樂兮[8],路幽昧以險隘。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9]

忽奔走以先後兮[10],及前王之踵武[11]。荃不察餘之中情兮[12],反信讒而齊怒

 

[13]。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14],忍而不能舍也[15]。指九天以為正兮[16],夫唯

靈脩之故也[17]。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18]。初既與余成言兮[19],後

悔遁而有他[20]。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21]

 

[1]三後,指禹、湯、文王。絲為雜為"";米不雜為"""純粹"在這裹指美德。

 

[2]衆芳,喻衆賢。這兩句的大意是:三王之所以有純粹的美德,是因為能舉用群賢。

 

[3]申,地名(依朱熹說)。椒,香木名,就是花椒。菌桂,香木名,桂之一種,有人說就是肉桂。這里

 

"申椒菌桂"喻群賢。

 

[4]維,通唯,獨。蕙、茝(zhǐ),都是香草,這里也是喻群賢。

 

[5]耿,光明。介,大。耿介,等於說光明正大。

 

[6]猖披,穿衣而不擊帶的樣子,比喻狂亂。

 

[7]捷,邪出,徑,捷徑,斜出的小道。窘,窮迫。窘步,等於說走投無路。

 

[8]黨,朋黨,朋比為奸的不正當的結合。黨人,指當時給黨營私包圍在楚懷王左右的小人。偷,苟且。

 

偷樂,等於說苟安。

 

[9]皇,君。輿,車。皇輿,譬喻國家。敗績,車覆(依戴震說)。這句是說怕君國傾危。

 

[10]忽,快速的樣子。先,後,動詞,走在前面,走在後面,等於說效力左右。

 

[11]踵,腳後跟。武,足跡。這句是說自己要追蹤前王。

 

[12](quán),香草名,喻懷王。中情,內心。

 

[13]讒,用言語誣害好人,這里指讒言。齊(jī),疾速。齋怒,疾怒,馬上惱怒起來。

 

[14]謇謇(jiǎnjiǎn),忠貞的樣子。

 

[15]忍,指忍受這種禍患。舍,停止,這里指停止而不進言。

 

[16]九天,指八方之天與中央之天(依王逸說)。這句是主讓上天作公正的判斷。

 

[17]靈,神。脩,遠。靈脩,指有神明遠見之德的人,指懷王。

 

[18]羌,楚辭所特有的語氣詞。洪興祖說這峽谷句為後人所加。

 

[19]成言,把話說定了。

 

[20]遁,隱。這句是說中道悔恨,隱匿其情,而有他志(依王逸說)。

 

[21](shuò),屢次。化,變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1],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2],雜杜衡與芳芷

[3]。冀枝葉之峻茂兮[4],願俟時乎吾將刈[5]。雖萎絕其亦何傷兮[6],哀衆芳之

蕪穢[7]

 

[1]滋,栽種。畹(wǎn),十二畝(依王逸說)。

 

[2](xī),五十畝,這里用如動詞,是種一畦的意思。留夷、揭車,都是香草名。

 

[3]杜衡,香草名,芷,就是""

 

[4]冀,希望。峻,高大。

 

[5](sì),同俟,等待。刈,收割。以上六句是以香草比喻賢者,意思是說自己辛勤培養賢才以備時

 

用。

 

[6]萎,枯萎。絕,凋落。

 

[7]蕪穢,荒蕪雜亂,喻群賢與小人同流合污。這兩句是說衆賢潔身而死不足傷,同流合污實可哀。

衆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1]。羌內恕己以量人兮[2],各興心而嫉

[3]。忽馳鶩以追逐兮[4],非餘心之所爭。老冉冉其將至兮[5],恐脩名之不立[6]

翰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7]。苟餘情其信姱以練要兮[8],長顑頷亦

何傷[9]。擥木根以結茝兮[10],貫薛荔之落蕊[11]。矯菌桂以紉蕙兮[12],索胡繩

之績績[13]。謇吾法夫前脩兮[14],非世俗之所服[15]。雖不周於今之人兮[16]

願依彭鹹之遺則[17]

 

[1]憑,滿,指衆人所貪求的已經滿了。

 

[2]恕,寬恕。量,度(duó  )。恕己量人,等於說原諒自己,揣度別人。

 

[3]興心,等於說起壞心腸。

 

[4]鶩,也是馳的意思。馳鶩,等於說賓士。

 

[5]冉冉(rǎnrǎn),漸漸。

 

[6]脩,美。

 

[7]英,花。這兩句是說自己從事品德的修養,晝夜不息。

 

[8]信,的確。姱(kuā),美好。練,選。要,要道。練要,擇要道而行(依洪興祖說)。

 

[9]顑頷(kǎnhàn),餓得面黃饑瘦的樣子。

 

[10](lǎn),同攬,持。

 

[11]薜荔(bìlì),香草名。

 

[12]矯,舉。

 

[13]索,用如動詞,擰成繩子。胡繩,香草名。績績(xìxì),繩子擰得很好的樣子。以上四句是說自

 

己用香草做成服飾,這是比喻自己自修品德,效法前賢

 

[14]謇,句首語氣詞。法,效法。前脩,前代的賢人。

 

[15]服,用,佩。

 

[16]周,合。

 

[17]彭咸,殷代賢大夫,諫其君不聽,投水而死。則,法。

長太息以掩遞兮[1],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脩姱以鞿羈兮[2],謇朝誶而夕

[3]。既替餘以蕙攘兮[4],又申之以攬茝[5]。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

[6]

 

[1]太息,歎氣。掩涕,等於說拭淚(依洪興祖說)。

 

[2](jī),馬口上的韁繩。羈,馬絡頭。二字這里用如動詞,屈原以馬受羈束比喻自己。

 

[3](suì),諫。替,廢,指自己被廢棄。

 

[4](xiāng),佩帶。蕙攘,蕙草做的佩的帶。

 

[5]申,重復。這兩句是說:君王因為人佩戴衆香廢棄我,但我重復攬持芳茝。

 

[6]九死,等於說死多次。""字不是指實數,只是甚言其多。

怨靈脩之浩蕩兮[1],終不察夫民心。衆女嫉餘之蛾眉兮[2],謠諑謂餘以善

[3]。固時俗之工巧兮[4],偭規矩而改錯[5];背繩墨以追曲兮[6],競周容以為

[7]。忳郁邑餘侘傺兮[8],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9],餘不忍為

此態也!

 

[1]浩蕩,放蕩自恣,不深思熟慮的樣子。

 

[2]衆女,喻衆奸臣。蛾眉,形如蠶蛾之眉的眉毛(依顏師古說),形容貌美。

 

[3]謠,謠言,諑(zhuó  ),誣衊。善淫,善為淫邪。

 

[4]工巧,等於說善於取巧。

 

[5](miàn),違背。規,定圓形的工具。矩,定方形的工具。錯,通措,置。改錯,等於說改變安排。

 

[6]繩墨,匠人用來打直線的工具,即墨斗。追,隨。這兩句是比喻時人反常妄作,違背正道,追隨邪

 

僻。

 

[7]周容,苟合求容。度,法度,法則。

 

[8](tú  n),憂愁的樣子。鬱邑,也是憂愁的樣子。"忳鬱邑"是三字狀語。三字狀語是前面一個形容

 

詞,後面跟著一個連系字或疊音詞,這是楚辭中常見的結構。侘傺(chàchì),不得志的樣子。

 

[9]寧,寧願。溘(kè),忽然。流,放逐。亡,出亡。

鷙烏之不群兮[1],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圓之能周兮[2],夫孰異道面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3];伏清白以死直兮[4],固前聖之所厚[5]

 

[1](zhì)烏,烏之猛者,如鷹、雕之類。不群,不與〔衆烏〕同群,比喻忠貞自守,不同流合污。

 

[2]圜,通圓。周,合。

 

[3]尤,罪過。攘,取,指不推辭,忍受。詬(gòu),恥辱。

 

[4]伏,屈服。伏清白,指為清白之志而屈服,也就是為清白之志而死。死直,為忠直而死。

 

[5]厚,重,指看重。

悔相道之不察兮[1],延佇乎吾將反[2]。回朕車以復路兮[3],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4],馳椒丘且焉止息[5]。進不入以離尤兮[6],退將復脩吾初服

[7]。制芰荷以為衣兮[8],集芙蓉以為裳[9]。不吾知其亦已兮,苟餘情其信芳。

高餘冠之岌岌兮[10],長余佩之陸離[11]。芳與澤其雜糅兮[12],唯昭質其猶未虧

[13]。忽反顧以遊目兮,將往觀乎四荒[14]。佩繽紛其繁飾兮[15],芳菲菲其彌章

[16]。民生各有所樂兮,餘獨好脩以為常。難體解吾猶未變兮[17],豈餘心之可

[18]

 

[1](xiàng),視。道,道路。察,審,清楚。

 

[2]延,長久。佇,跂足而望。

 

[3]回,轉過來。復路,走回頭路。

 

[4]步,慢慢走,在這里是使動用法。皋,水邊的地。蘭皋,有蘭的皋。

 

[5]椒丘,上有椒樹的山丘。且焉止息,暫且在那里休息。

 

[6]進,指進仕。入,納。離,通罹。

 

[7]退,指退隱。初服,未仕前的服飾。這句是說退隱之後還要繼續培養自己的才德。下文的""""

 

""""都是說"初服"

 

[8](jì),菱。

 

[9]芙蓉,荷花。

 

[10]岌岌,高的樣子。

 

[11]陸離,美好的樣子(依許慎說)。

 

[12]芳,指香草。澤,有光澤,指玉佩有光澤。糅(ràu),雜。

 

[13]昭,明潔的。

 

[14]荒,遠。四荒,四方荒遠之地。

 

[15](bīn)紛,盛多的樣子,是形容"繁飾"的。繁飾,衆多的飾物。

 

[16]芳菲菲,香氣很盛。"菲菲"是形容""的。

 

[17]體解,肢解,古代的一種酷刑。

 

[18]懲,受創而知戒。

 

 韻部 庸、降,東冬合韻。名、均,耕真合韻。能、佩,之部,興、莽、序,魚部。暮、度、路,

 

鐸部。在、茝,之部。路、步,鐸部。隘、績,錫部。武、怒、舍、故,魚部。路、他、化,鐸歌合韻。

 

畝、芷,之部。刈、穢,月部。索、妬,鐸部。急、立,緝部。英、傷,陽部。蕊、纚,支部。服、則,

 

職部。茝、悔,之部。心、淫,侵部。錯、度,鐸部。時、態,之部。然、安,元部。詬、厚,侯部。反、

 

遠,元部。息、服,職部。裳、芳,陽部。離,虧,歌部。荒、章、常、懲,陽蒸合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漢語,来源地址:)

上一篇: 詩經——頌

下一篇: 山 鬼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