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熙字典》的四大缺點,全書在體例方面作了一些改進,注音主要採用《集韻》的反切,還加
注直音,釋義也比較簡明,並探用了一些清人的訓詁研究成果。《中華大字典》確有勝過《康
熙字典》之處,但是它實際上是在《康熙字典》的基礎上造行整理、增删、修訂的,取捨不
一定都很允當。因此它雖然比《康熙字典》後出,卻不能取而代之;兩部書互有短長,需要
參照使用,取長補短。
(二)《辭源》《辭海》
《辭源》是商務印書館編印的,出版於 1915 年。參加編寫的有陸爾奎、方毅等五十多
人。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一部以語詞爲主,兼顧百科常識的大辭書。這部書也是用的部首排
列法,沿用《康熙字典》的 214 個部首,單字字頭下大量收列古今的複音詞或詞組,先釋單
字,再釋複音詞語。單字先注音,後釋義。例如:
左面圖版中"市野切,馬韻"就是"社"字
的注音,"馬韻"是說"社"字在上聲馬韻(這是平
水韻的韻目)。《辭源》的注音是採取傅統的反切方
法。它全部採用清代李光地的《音韻闡微》的反切,
這是一種改良的反切,在現代注音方式產生以前,
這樣做是很有意義的。它不僅拼音比較筒便,較易
讀出現代音,而且適合北方官話的語音標準,具有
規范化的意義。《辭源》釋義基本上是先說明詞義或
用法,然後再引書證或綜述引文大意。有的還引古
注對書證進行解釋。例如"社"字下立了五個義
項,下面分層解説。"(一)土地神主也"是第一個釋
義,"(詩)以社以方"是引的《詩經》中的話作
例證,"〔疏〕"以後的話是唐代孔穎達對《詩經》
這句話的解釋。
《辭源》基本上奠定了漢語現代辭典編纂的體例格局,其意義是很大的。《辭源》出版
後,同比它出版稍晚的《辭海》一起,風行全國,滿足了知識界的廣泛需要。但是,由於出
版較早,雖經續編修訂,缺誤仍在所難免,加上時代發展,許多內容已經不適應需要。商務
印書館 1958 年開始組織修訂,並與《辭海》作了分工。《辭源》不再作為語詞和百科兼收的
綜合性詞典,而是一部"以語文爲主,百科為副"的幫助閲讀古籍的語文工具書,專收古漢
語詞彙。修訂工作由廣西、廣東]、湖南河南四省(區)的修訂組承擔,編纂工作由吳澤炎、
黃秋耘、劉葉秋負責,參加修訂工作的人員達一百多人。全書改動相當大,首先是删去現代
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應用技術方面的詞語,然後再改變全部注音,增補古籍中常見而舊《辭
源》未收的詞條,修正錯誤,核實書證,加注引書的作者和篇目,更換部分書證。例如:新
《辭源》"社"字(見下圖)
|
44
|
《辭源》(修訂本)的注音採取漢語拼音字母和注
音字母注今音,這當然比反切注音進步、方便;它
仍保留了反切注音,但是性質已經跟原來不同。因
爲它注反切是意在溯源,用來標誌這個字的中古
音,因此它不再用《音韻闡微》的反切,而是一般
用《廣韻》的反切,《廣韻》未收的字或未收的音,
再用《集韻》或其他韻書或字書的反切。反切後面
加注聲、韻、調地位。上面"常者切"是"社"字
在《廣韻》中的反切,後面是標明它的音韻地位是
在上聲馬韻,聲母是禪母。舊《辭源》第一個義項
只引了《詩經》一個書證,修訂本雖然保留了這個
書證,但是不僅引得長一些,意思完整,同時還增
注了部類名"小雅"和篇名"甫田"。增加《左傅》
一個書證,這無疑對理解和核對都更加方便。第三
個義項舊《辭源》是引用《漢書》作書證,顯然時
代太晚,修訂本改引《左傅》,這就更符合溯源的要
求。《辭源》修訂後,全書共收單字 12890 個,複合
詞語 84134 條,總字數一千一百多萬字,是目前一
部幫助閲讀古籍的較大、較好的辭書。它分成四册出版,1979 年出版第一册,1983 年出齊,
1988 年又出版了合訂本。爲了閲讀古籍的需要,《辭源》(修訂本)仍然使用繁體字,按部首
編排。只是部首有所合拼和調整,由原來的 214 部改為 208 部。最後附有《四角號碼索引》
和《漢語拼音索引》,可以幫助查檢。
《辭海》是中華書局編印的,出版於 1936 年,由舒新城、沈頤、張相等人主編,參加
編寫的有一百多人。它編印比《辭源》晚,在體例和釋義上自然都有改進,最顯著的是引書
注明篇名,便于核對原書。其次釋義比《辭源》更具概括性,行文也通俗一些。例如:《辭
海》"社"字(見左圖)
在條目的收列方面《辭海》更注意吸收現代科學的
詞語(如:社評、社會革命、社會民主主義等),卻删除了
一些《辭源》收錄的較為偏僻的古代詞語(如:"社鬼"
"社祭""社飯"等)。百科性的內容比《辭源》的比率
大。因此 1958 年《辭海》修訂時,爲了同《辭源》分工,
決定改成一部綜合性辭書。修訂工作先後由舒新城、陳
望道等主持。參加修訂工作的主要編寫人共有五百多
人。1965 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了《辭海》(未定稿),1978
|
|
年 12 月重新安排最後定稿, 1979 年分三册由上海辭書社出版,1980 年又出版了縮印本(一
册)。全書共收單字 14872 個,複合詞語 91706 條,總字數一千三百多萬字。《辭海》(修訂本)
雖然收古代詞語比《辭源》(修訂本)少得多,但是有些百科性的古代詞語在《辭源》(修訂本)
中找不着,卻能在新版《辭海》中查到。例如:"祖咏"、"神珙"、"神會"、"福王"
是古代的人名,"宋州"、"祖州"、"神府"是古代的地名,"神武軍"是禁軍名,"禪
機"是佛教名詞"私名"是《墨經》的邏輯術語。新《辭海》是按部首排列的,由於使用簡
體字作字頭,將原來的 214 部調整為 250 部。字的歸部原則是"依據字形定部",即不管部
偏旁與字義的關係,只根據位置來確定歸部。如上下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上不取下;
左、右兩個偏旁都可作部首的字,取左不取右。書前附有《部首查字法查字説明》,可供參
考。另外書前還附有《筆畫查字表》,書後附有《漢語拼音索引》,可以檢索。
|
(三)《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
|
上一篇: 哀 郢[1]
下一篇: 古今詞義的異同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