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郢[1] 皇天之不純命兮[2],何百姓之震愆[3]?民離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東遷[4]。 [1]《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可能作於頃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 278 年)。這年秦將白起攻陷 郢都,屈原目擊祖國垂危,人民離散,悲憤已極,於是作這篇《哀郢》。篇中表現詩人對流離失所的人民的 深切同情和對祖國的無限懷念,心情十分沉重。篇末轉悲痛為激憤,指出國破家亡的原因,在於小人得勢, 君王昏庸。 [2]皇,大。皇天,等於說老天爺。純,專一。不純命,不專一其命,指天失其常道。這是雙關語,兼 指楚王。 [3]震,動盪不得安寧。愆(qiān),罪,這里指遭罪,受苦。 [4]方,正當。仲春,舊曆二月。東遷,向東遷徙。郢都失陷後,楚遷都於陳(今河南淮陽縣),陳在楚 東,所以說東遷。 去故鄉而就遠兮[1],遵江夏以流亡[2]。出國門而軫懷兮[3],甲之晁吾以行 [4]。發郢都而去閭兮[5],怊荒忽其焉極[6]?楫齊揚以容與兮[7],哀見君而不再 得。望長楸而太息兮[8],涕淫淫其若霰[9]。過夏首而西浮兮[10],顧龍門而不見 [11]。心嬋媛而傷懷兮[12],眇不知其所蹠[13]。順風波以從流兮[14],焉洋洋而 為客[15]。淩陽侯之氾濫兮[16],忽翱翔之焉薄[17]。心絓結而不解兮[18],思蹇 產而不釋[19]。 [1]遠,遠方。 [2]遵,沿著......走。夏,夏水,今名長夏河,在今湖北省境內,水已改道。因江夏相距很近,所以楚辭 中江夏常並稱。 [3]國,指國都郢。軫,悲痛。懷,懷念。 [4]甲,甲日那一天。晁(zhāo),通朝,早晨。 [5]發郢都,從郢都出發。閭(lǘ),里巷之門,這里指故居。 [6]怊(chāo),遠的樣子。荒忽,也是遠的樣子。"怊荒忽"是三字狀語。這種狀語結構是形容詞加連 綿字。極,動詞,到盡頭。 [7]楫(jí ),船槳。揚,舉起。容與,猶豫,指船徘徊不進的樣子。 [8]楸(qiū),梓樹。太息,歎息。 [9]涕,淚。淫淫,淚落紛紛的樣子。霰(xiàn),細雪粒。 [10]夏首,夏水流入長江之處。西浮,向西浮行。舟行之曲處,路有向西者(依蔣驥說)。 [11]龍門,郢都的東門。 [12]嬋媛(chán yuán),有所牽掛的樣子。 [13]眇,通渺,遙遠的樣子。蹠(zhí ),腳踏地。不知其所蹠,不知道腳踏在什麼地方,即不知道到哪
|
上一篇: 國 殤[1]
下一篇: 怎样查工具书
时代传媒集团 时代传媒杂志社 奔流编辑部 主办
全息数字科技 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