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量:

86674

2022-04-16

本专题编辑:

让非遗”活“起来

让非遗”活“起来

近年来,人民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明显提高,走进非遗馆、传承体验中心、非遗工坊等场所动手体验的热情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让更多人深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如何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民间”是非遗的底线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小型艺术品,已有千年历史,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品及小巧的玩赏品和陈设品。[查看详情]
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保留彝族传统文化最多的地区。彝族建筑是彝族先民智慧的具体体现,具有古老浓郁的地方特色,他们居住在山林间,就地取材,[查看详情]
滑县“马氏吹糖人”源自河南省滑县老店镇岳村集村,经过十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11年被河南省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看详情]
没有人能拒绝冰墩墩,在这个“一墩难求”的时期,也有不少人开辟了自制冰墩墩的新道路。抢不到冰墩墩不要紧,我们自己做!来自顺义赵全营镇稷山营村的郝兰英,用一把小小的剪刀[查看详情]

“守正”是传承的根本

在庐山脚下的秀峰景区内,有一座庐山金星砚文化博物馆,展台上一件件雕刻精美的砚台排列有序,砚台中融入“渊明采菊”“李白观瀑”“濂溪爱莲”“匡庐风光”等人文故事引人遐想,[查看详情]
一张红纸,以中心点为角对折,再剪出锯齿和弧线,变化出各种图案……。在湖北鄂州市华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楼,有一间夏祖康剪纸工作室,面积不大,但各种剪纸作品琳琅满目,[查看详情]
在许多人印象中,非遗技艺通常是价值稀缺、传承难继的代名词,大多数都要借助外力进行保护。不过,重庆江津区有一家非遗传承基地不仅靠自身努力打通了传承“血脉”,[查看详情]
2021年9月23日,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开幕,众多技艺高超、创意十足、彰显燕赵韵味的艺术精品惊艳亮相。其中,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传承人、[查看详情]

“创新“是守正的发展

2021年9月23日,第十七届深圳文博会开幕,众多技艺高超、创意十足、彰显燕赵韵味的艺术精品惊艳亮相。其中,河北省省级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传承人、[查看详情]
你会到偏僻的小山村观看一位花甲老人编竹筐吗?你会去遥远的古镇欣赏一位姑娘在院子里染花布吗?或许不会,可当这些“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拿起手机,走进屏幕,[查看详情]
“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产业”,从原汁原味地呈现展示到变化多样的混搭创新,近年来,西藏通过“非遗+”让璀璨的非遗文化呈现“七十二变”,[查看详情]
24岁的黄杨伟是海南一名大学生,也是一名创业者。他在五指山市区开了一家非遗黎锦服饰店,除了卖黎族服饰,还会不定期线上直播讲解黎锦制品和黎族文化。[查看详情]
穿越荔湾的大小街道,或许你会与广彩非遗传承人偶遇。帅气短发、大T恤、工装裤……初见广彩第六代传承人何静仪的第一印象是时髦且活泼,[查看详情]

结语

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走进非遗,不仅会发现其美其妙,更会被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所打动,非遗体验快乐满满,非遗文化润物无声。

相关专题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人生最好是“小满”
5月21日——小满。它是二十四节气…[查看详情]
节令之美丨又是一年端午至
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查看详情]
人间好时节丨小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查看详情]
网络中国节·七夕
七夕,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查看详情]
处暑 | 未觉夏已尽,时至已新秋
2022年8月23日11时15分,处暑节气…[查看详情]
月到中秋 且喜人间好时节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查看详情]
小寒丨心中有暖,岁月不寒
古人云:“冷气积久而为寒,小者,…[查看详情]
小年 | 浓浓年味起,人间小团圆!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北方传统的小年…[查看详情]
又是一年春节到
春节临近,喜上眉梢。年是中华文化…[查看详情]
二月二“龙抬头”,抬起一年好兆头!
农历二月初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查看详情]

-----主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承办-----

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产业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河南金农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河南全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

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