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瓷画:历尽浮沉与沧桑

2016-08-05 11:51:29 | 浏览:8646次
分享到: 

瓷画:历尽浮沉与沧桑

王步 青花堆白《泽乡天伦图》

进入2016年以来,“瓷画”一词频频进入公共的视野,成为今年陶瓷学术理论界最为热门的话题。热词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鲜为人知、寡为人思的故事与沉思。


鸦片战争以后,一批新安派文人画家在景德镇建立了瓷上浅绛彩的陶瓷绘画形式,“瓷画”一词才真正为人们所熟悉。这种以艺术家主体创造意识为主导的艺术形式,把器皿和瓷板作为艺术表现的载体,成为中国陶瓷艺术的一个新的突破。

到了民国时期,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一大批艺人和画家更是将中国传统文人题材的绘画直接在陶瓷上加以表现,完成了中国陶瓷绘画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举。

经过一个半世纪的探索,中国陶瓷不但建立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系统,而且瓷画的特殊表达方式,是国画、油画无法表达的,陶瓷绘画的艺术语言系统,迈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步伐。

 


  瓷画的身份认同

瓷画自出现至今,它的身份归属问题一直含糊不清。有人主张完全属于绘画,更多的则认为属工艺美术范畴。

把陶瓷艺术纳入工艺美术范畴,是沿袭上世纪50年代中央工艺美术(现清华美院)一些艺术前辈们的文化判断,他们的认识基础据考证又是源自日本的陶瓷文化。

 

绘画突出的是画家的主体意识。新安派文人画家在景德镇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建立了瓷上浅绛彩的陶瓷绘画形式“瓷画”,这种以艺术家主体创造意识为主导的艺术形式,是陶瓷绘画艺术的一种全新的突破。放眼当今瓷画界,不但超越了新安派创建的瓷上浅绛彩,也超越了“珠山八友”的粉彩,陶瓷绘画所形成的艺术综合表现力,无论是语言形式表现的丰富性、色彩表现的丰富多样性、各种材料质感的丰富多样性等等,都是中国陶瓷艺术中最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

为瓷画定性正名,或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

瓷画的未来走向

中国不仅是陶瓷文化大国,也是世界陶瓷母国和陶瓷文化输出大国,为世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

中国的陶瓷绘画由于工艺的日趋完善,其综合表现力已不亚于油画、中国画。正因为此,景德镇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从事陶瓷绘画创作。

综合目前瓷画艺术,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釉上绘画艺术,以粉彩、新彩绘画为代表。二是釉下绘画艺术,以青花、釉里红及釉下五彩为代表,三是色釉窑变彩绘画艺术,这种新出现的绘画艺术,以工艺表现上的突飞猛进和丰富多彩,预示着色釉瓷画艺术表现的高峰即将来临。

目前,釉下瓷画、釉上瓷画和色釉瓷画的综合表现已经成为现实,中国瓷画艺术一个更为灿烂的春天正在临近。

钟莲生 《梦回清水湾》

模仿品是艺术学习的起点,创新才是艺术的归宿。新出现的色釉瓷画是更为纯粹的瓷画艺术语言,它的厚重、晶莹剔透、极富各种肌理变化的窑变效果,以及它26万年腐蚀不变的色彩感,将把瓷画艺术带进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高峰。

中国的陶瓷艺术早已走向世界,并为世界各民族所接收,成为世界艺术语言的条件已经成熟。

中国欲重建文化大国,作为陶瓷母国,当务之急必须是主动占领世界陶瓷艺术的高地,争夺陶瓷艺术文化的话语权。在陶瓷绘画领域,世界上还没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探索的如此之深,走的如此之远,确立陶瓷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使之与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并驾齐驱,走上全新的快速发展之道,应将成为中国文化战发展的一种需要,或者说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



 


上一篇: “大师热”渐渐退却 艺术瓷收藏回归理性

下一篇: “月圆会”之首——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