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月圆会”之首——王琦

2016-08-05 04:27:07 | 浏览:9512次
分享到: 

 

“月圆会”之首——王琦


  王琦为人大方,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与王大凡一起组织“月圆会”。王琦要经常与画师们协调,就约定每当月圆之时,大家碰面切磋,协调合作。这样的聚会在当时被称作“月圆会”。 “月圆会”成员后来大家习惯称之为“珠山八友”。

“珠山八友”之首——王琦

  “珠山八友”几乎成了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画艺术的一个代名词,他们的艺术成就熠熠生辉,如月圆之夜的澄澈明净。


  “珠山八友”之首王琦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早年走街串巷,以捏面人为生;而机缘巧合,得遇名师,终成彩绘大家。他作画的润格十分惊人,每幅要十几块银元,在当时超过了一代宗师齐白石!如今拍卖时更达几百万元的高价。

王琦为人大方,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与王大凡一起组织“月圆会”,几乎一力承担了所有费用。而他的画风也同样豪放,画中人物的衣纹犹如飘逸不羁的草书,轻重缓急,又有着清代人物名家,“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浓重韵味。

  捏面人巧遇邓碧珊

却说清朝末年的一天,景德镇风和日丽,和蔼的阳光洒满了弯弯曲曲的街巷。巷子一头,有位十六七岁的男孩正动作娴熟地捏着面人。除了五六个小孩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一位偶然路过此地,二十七八岁的瘦高个年轻人,已伫足许久,被深深地吸引了。他叫邓碧珊,是位颇有成就的瓷画艺人,也是后来“珠山八友”之一,善画游鱼。

  不一会儿,面人就捏好了,蓦地惊起一片欢呼之声,原来面人像极了其中一位围观的小孩,栩栩如生。这一手精湛技艺,当场就激起了邓碧珊的爱才之心。

于是不拘一格地收这个巧手男孩做了入室子弟。

这捏面人的男孩,自然就是王琦了,邓碧珊没有看错,王琦果然是为瓷画艺术而生的天才。他画功扎实、悟性聪颖,不仅擅画游鱼,人物方面也有天赋。后来学起钱慧安的那派画风,亦是有所心得。

王琦成名很早

青出于蓝胜于蓝,短短三年时间,王琦的瓷画技艺已然超过了老师邓碧珊。此时他的订单很多,润格不低,早就不再是当初穿街走巷的穷小子,而过上了较优越的生活。

王琦常常应邀为浮梁县的知事程安作些瓷画,很是雅致,程安极心仪王琦的瓷艺,特请人送来一块刻有“神乎技矣”四字的木匾,这也让王琦更加声名大噪。远近的商贾豪绅纷纷拜访、订货,每日门庭若市,王琦不堪应付,只得在大门上贴出了两张告示:一是作息时间,凡休息之日,闭门谢客;一是润格,写明纸画多少钱一尺,瓷画多少钱一寸。这时他的润格已提高了不少,小小一块瓷板要价十几块银元,然而还是供不应求。当时,他每月进账有700块“袁大头”之巨。

名声卓著,生活优越,王琦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也更高了。他偶然接触到了清代“扬州八怪”之一、人物大家黄慎的作品,深为黄慎以草书入画的人物所折服。于是摆脱了钱慧安静默的一路,走向了恣纵与豪放,也奠定了他自身的艺术风格。

月圆会的成立

1928年的一天,王琦接了一个要求很高的瓷画订单 (另有一说接订单者为王大凡)。客人要做一堂(八块)瓷版画,润格极高,然而要求每一块都内容、画风各异。为人豪爽的王琦为了订单能早日完成,也为了照顾同行生意,于是邀请来自己的老师邓碧珊、义子刘雨岑及另外几位画艺高超,有一定裙带关系的画师来共同完成这个任务。

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之下,这个颇有难度的订单圆满地完成。客人十分中意,又预订了一个规模更大的订单。另外一些达官贵人看到后也是欢喜,要求如法炮制。

上一篇: 瓷画:历尽浮沉与沧桑

下一篇: 陶瓷书法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