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阶段是萌发期。从新郑考古发现,中原最早的陶器距现在约有10000年,之后的仰韶陶器、大河村陶器、庙底沟陶器、郑州3000多年前出现的原始青瓷,代表了中原陶瓷的诞生和早期发展。第二阶段是辉煌期。以唐宋时期为主,唐代洛阳巩义的三彩、鲁山的花瓷、宋代禹州的钧瓷、汝州宝丰的汝瓷、开封的官瓷、焦作的绞胎瓷、登封的白瓷等,中国五大名窑河南占了三个,见证了中原陶瓷的辉煌。第三个阶段是沉寂期。自北宋灭亡,南宋政权定都杭州,元、明、清至民国,中原不再是政治文化中心,陶瓷产业自然衰落,中原陶瓷进入低谷。第四个阶段是复兴期。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周总理的倡导下,各地建立了国营陶瓷厂,中断了几百年之久的中原陶瓷又焕发了新的生机。洛阳、开封、禹州、汝州等重要瓷区都开始恢复生产陶瓷,原有的传统得以恢复,也生产出一大批精品,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这些人后来有不少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第五个阶段,中原陶瓷进入了全面发展期。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原有陶瓷厂解体,随之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个体生产厂家和作坊,市场的活力呈现出来。同时,在政府主导推进的文化产业政策下,也出现了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小镇、项目,中原陶瓷发展进入了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时期。禹州、汝州、宝丰、洛阳、开封、郑州、郏县等成为重要的陶瓷产区和传承地。纵观中原陶瓷发展史,可以说,一部河南陶瓷史,就是半部中国陶瓷史。河南陶瓷发展史实际上也是中国陶瓷发展史的缩影。特别是近一百年,中国陶瓷和中原陶瓷都经历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天中原陶瓷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面对国内外陶瓷产业的飞速发展,如何认清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促进发展,实现中原陶瓷的伟大复兴?我认为需要在以下五个方面推进“创新”。
在英语里,中国是China,而“China”就是瓷器。中国有太多的文化符号,为什么瓷器成为中国的代称?这是因为,尽管外国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都有认知,而瓷器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水平、中国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没有比陶瓷更久远的文化。从空间上来说,没有比陶瓷这样更广泛使用的器物。正是日常生活中的文化表现,我们说陶瓷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最能代表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化。
中国的陶瓷文化体现的不仅是生活的实用,还有艺术的审美。陶瓷里包含着中国的礼乐、中国的诗词、中国的书法、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审美、中国的精神。从《周易》的“制器尚象”“立象尽意”到唐代的“境生象外”“象外之象”,这些理念均在中国陶瓷文化中得以体现。意象、意境、意味,体现了中国陶瓷文化与中国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双连壶的寓义之美、梅瓶玉壶春的线条之美、天青月白的色彩之美、汝瓷荷花碗的合和之美,无不展示出中原陶瓷文化的美学神韵。具象与抽象、写实与写意、厚重与灵动、简约与繁复,艺术的辩证运动推动着中原陶瓷文化的时代变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原陶瓷文化发展的主基调。纵观当今中原陶瓷文化现状,我感觉守成有余,创新不足。中原陶瓷作品和产品缺少文化创新,缺少时代气息,缺少时代特征、时代色彩。复制的多,创新的少,这是河南陶瓷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对此,我们应该有清楚的认识。回顾历史,而不是回到历史。从历史出发,目的是走向未来。唐宋时期的辉煌尽管让我们骄傲自豪,但不应成为我们创新发展的桎梏。我们不能总是活在昔日的辉煌之中,只有创造新的作品和产品,才能真正对得起祖宗和先人。我们可以挖掘中原的传统文化,但必须经过创意、创新、创造,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生机。我们不能总是满足于唐宋的几个经典器型,不能总是重复“福禄寿禧财”这样的主题,不能总是停留于天青月白这样的釉色,而应该创造更多的造型、主题、色彩、风格,以新的面貌、新的气息、新的气质面向时代,走进时代,融入时代。因此,建议从中原陶瓷中筛选最有代表性的瓷种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年举办一次中原陶瓷艺术优秀作品评选,突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瓷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不断创新,科技也是生产力,是推动力,是创新力。从历史到今天,我们看到陶瓷技术在不断进步,改变了陶瓷产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样式。从过去的馒头窑到今天的轨道窑,从过去的柴烧、煤烧到今天的电烧、气烧,从过去的钧不盈尺的小器型到今天可以烧两米高的大器型,从铜红釉到铜系青蓝釉,每一次改变都体现了科技的进步。材料革命、智慧装备、大数据收集、数字化管理都推动了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管理的出现。比如从喷墨技术发展延伸出的喷釉技术和喷粉技术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新趋势。在一些国际展会上,就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的喷粉机,用喷粉的形式布料,布出非常漂亮的图案来生产瓷砖,这一点可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突破。用喷墨机去喷粉,去喷釉,实现了布料图案的缤纷和喷釉的均匀细腻,这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创新。同时,3D打印技术的出现,将改变传统的陶瓷成型技术。传统的陶瓷成型主要是手拉坯和模具,而现在这些工作,只要在电脑上设计好,就可以通过3D打印很快成型,从而取代繁杂的人工劳动。
从材料革命来说,随着微波技术的广泛应用,家用微波炉的出现,要求我们用的餐具都要适应微波加热,这样就催生了大量新材料在产品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不仅推动了产品创新,也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因此,从传统的一家一户的个体生产发展到规模化、集约化、批量化、工业化的现代生产方式,都与科技的创新密切相关。从中原陶瓷的发展现状看,目前大多还是个体化的生产方式,规模比较小、投入比较少、产量比较低、成本比较高,而要改变目前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借助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改变产业形态。真正按照现代产业的规律办事,在保留原有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实现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这是提升中原陶瓷市场竞争力的关键,以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革命。建议河南省设立陶瓷科技创新奖,每年评选在陶瓷科技方面的创新作品。
陶瓷既是艺术,也是产业。历史上中原的钧瓷、汝瓷、官瓷、三彩在全国曾经达到最高水平,享誉海内外。如今,江西的景德镇、福建的德化、浙江的龙泉、广东的佛山、山东的淄博陶瓷产业发展得很好,远远超越了我们。景德镇的青花瓷成了中国瓷的代表,浙江的龙泉窑制作技艺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的茶具生产占据国内大部分茶具市场,成为龙头瓷种。广东的家用装饰陶瓷具有诸多知名品牌,市场份额很大。相比而言,无论从艺术还是产业,我们与他们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中原陶瓷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是理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要从过去单纯生产艺术品观赏瓷向日用瓷、实用瓷转型,从小众转向大众,从小市场转向大市场。现在景德镇日用陶瓷一年产值达400多亿,实现了大规模的就业和生产,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产业环境。河南陶瓷基本上还是一条腿走路,而不是两条腿走路。适应大众口味的产品还远未生产出来。产业体系不健全,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氛围不浓厚,产业形态比较陈旧。从创意设计、量化生产、市场营销、产业品牌看,整个产业链还都比较弱,产业要素不齐全,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而要想发展,就是要把原有的历史资源优势转化为今天的文化产业优势。在大众应用的生活瓷上下功夫,贯穿“审美生活化,生活审美化”的理念,做好茶具、餐具、酒具、花器,让产品占领广大市场,形成品牌。同时,结合文旅融合,建设有特色的产业园区和陶瓷小镇,比如禹州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孔家钧窑)、禹州神垕钧瓷小镇、汝州汝瓷小镇、洛宁三彩小镇、孟津南石山三彩特色村、沁阳黑陶小镇、新安甘泉陶瓷小镇等,每年在郑州举办中原陶瓷产业博览会,将中原陶瓷推向全国。
在诸多陶瓷文化产业要素中,土地、政策、原材料、设备、技术固然重要,但人是陶瓷产业发展的第一因素,没有人,或者人的素质不高,将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的发展。目前,中原陶瓷产业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还是人才不多,人才不强。陶瓷产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各层次人才,远远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要。景德镇现在有6万左右的“景漂”,说明那里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陶瓷创业和创作环境,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全国闻名的景德镇陶瓷大学以及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陶瓷产业基地。河南陶瓷产业发展缺少创意设计人才、技术人才、生产人才、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特别是缺乏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具有引领性质、创新能力、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领军人才,缺乏在全国有影响力、有高超艺术水平的艺术大师。人才之间缺乏交流沟通、资源整合、集中攻关和团队协作。缺少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使用机制、奖励投机、推介机制。人才要么发挥不了作用,要么留不下来。所有这些都制约着陶瓷产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河南陶瓷产业从业人员普遍年龄偏高,文化程度较低,已经影响到产品的设计、生产与市场销售。传统陶瓷专业人才的培养除了原有国营厂的师父带徒弟,还有现在的家族式的父子传承、代际传承,这些人才培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的经验式的,不能说这种方式不行,而是说仅仅局限于这一种方式,与现代陶瓷产业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因此,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所强调的师徒传承、代际传承、家族传承、手把手的传承之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学校的专业教育,培养专业人才。要建立起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议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轻工业大学、许昌学院、平顶山学院等高校都要开设陶瓷专业,设立硕士博士学位点,源源不断地为河南陶瓷产业培养高层次的专业人才。一方面我们要对年事已高、经验丰富的传承人,作好口述史的记录和影像保存,把他们的实践经验传给后人,另一方面,通过高校专业设置、专业建设、学术研究、产学研结合,加强传承人的培训,为河南陶瓷产业培养高质量、高层次的人才。
传承与传播是陶瓷文化发展的两个车轮和两个翅膀,需要两轮驱动,比翼齐飞。传承是一个历史性概念,从古到今,文化需要人的传承,代代相继,上传下承,才能生生不息。传播是一个当下性的概念,解决的是人们的认知与认同。传播使文化的影响力由近到远,由小到多,由弱到强。一件好的陶瓷作品放在家里,那是“藏在深闺人未识”,放在博物馆里,它会让参观的人知道它的价值,而在电视和网络上则会有千千万万人知道。陶瓷文化发展既离不开传承,也离不开传播。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是传承,也是传播。电视上和网络上年轻人传播陶瓷文化、体验陶瓷文化也是传承。因此传承中有传播,传播中也有传承,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特别是在当下媒介化的社会中,文化传播的整体格局已经发生改变,从小众传播到大众传播,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从人际传播到媒体传播,从线下传播到线上传播。除了传播的时效性大大增强,传播的互动性、体验性也大大提高。
媒介的跨地域、跨时空、跨文化,正为陶瓷文化传播插上翅膀。正如学者宁刚所说:“陶瓷文化不是‘死的’,不是陈列在博物馆的‘花瓶’,也不是‘故纸’上的文字记载,而应该是活的,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里,而传承与传播陶瓷文化正是要让文化资源从‘小众’走向‘大众’。”而适应大众化的文化需求,正需要陶瓷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把陶瓷文化的“文化价值”转化为当下老百姓需要的“实用价值”。河南电视台《唐宫夜宴》对唐三彩文物的“活化”,电视剧《大河儿女》中钧瓷故事的讲述,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宋代官瓷的陈设,周杰伦的歌曲《青花瓷》的传唱,北京卫视《非凡匠心》中“锔瓷”大师王振海的走红,都说明传播可以为文化发展助力。特别是河南电视台的端午节目《洛神水赋》的水下舞蹈表演,更激起了新一轮的传统文化热,观众惊叹:“看到了神仙!”。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魔力,也是传统文化成功传播的范例。随着网络直播、直播带货的兴起,不少人将营销的方式转移到网上,从而推动了陶瓷销售从线下店铺向网络直播带货销售的转变。由此看到,大众传媒对于塑造新的产业形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互动,信息反馈,促进生产与销售不断适应新形势。正是基于形势的需要,建议举办河南陶瓷传播短视频大赛以及开展对陶瓷网络直播带货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陶瓷行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提升行业传播能力,助推产业向新业态、新领域发展。最后,我要说,要实现中原陶瓷产业的整体发展,必须弘扬陶瓷人的精神,这就是:“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勇于进取,持之以恒。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心有大爱,乐于奉献。”
注:本文根据河南陶瓷双百年发展目标座谈会的发言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