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详情

古瓷片标本收藏体会

2016-03-11 03:10:07 | 浏览:15302次
分享到: 


 

古瓷片标本收藏体会



 

  自从爱好收藏古瓷器标本以来,一晃十多年就过去了,虽然挨过白眼,伤过脑筋,尝过艰辛,但也有所提高,有些收获,有份充实。庆幸自己没有走多少弯路,颇感欣慰,还能总结出几条肤浅的认识来。
  
      我这里所说的古瓷器标本主要是指瓷片和伤残器,当然也包括整器。瓷片和伤残器在初学收藏阶段是最好的“老师”,就在收藏成熟阶段有些也属不可多得的标本。一件好的瓷片和伤残器标本,其价值远远大于一件假国宝,这一点已被收藏界圈内人士普遍认同。对于初涉收藏领域的人,了解藏品的基本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真器,见实物。读书十遍不如见真品一次,这是众多藏家的切身体会,也是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藏品鉴定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不接触真品,而仅凭书本就能掌握藏品鉴定知识和方法是不可能的。对于一般收藏者来说,完整的精品是可望而难即,而伤残器无疑是收藏者廉价的学习资料和入门的实物向导。
  
     搞古瓷器标本收藏也是收藏历史,因为收藏对象是一定历史文化的产物,又是当时历史文化成就的物证,蕴含着特定的历史文物信息,折射出特定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因此,一件藏品既珍贵又完整,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随着高水平的藏家增多,真、善、美、珍的古瓷要么进了博物馆,要么在藏家手里沉了底,好瓷器世面上少之又少,而仿品赝品充斥,上当受骗的屡见不鲜。为了避免走弯路,少缴学费或不缴学费,笔者以为:收藏,最好从瓷片和伤残器的标本认识和研究开始。  伤残器易看易懂,多是开门见山一目了然的真货,具备一定知识的初入道者容易辨识。收集到或买回家后可作为学习研究的实物标本,结合陶瓷方面的经典名著加以对照验证,从而达到锻炼提高眼力的目的。我在这方面的体会颇深,十多年来,我经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等工作之余,到旧城改造工地上亲手捡瓷片(古宣州是江南名邑,富庶之地,各种精美的古瓷标本都有可能被发现),日积月累,加之买入一些,现在已有近万件,分门别类整理出来,效果非常好。自己捡的瓷片印象深,对照书本悟的快,眼光会有突飞猛进的感觉。另外,古玩市场上伤残器仿冒赝品相对较少,真品率较高,走眼受骗的概率较低,也有利于保护藏家的健康收藏心理及收藏积极性。
  
     古瓷器收藏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藏品是历史的缩影,每件藏品都深深镌刻着历史的痕迹。中国的古陶瓷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要全面客观地认识藏品,就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藏品实物去研究、挖掘、解读历史,这样才能实现藏品的真正价值。收藏者收集或买进藏品,仅仅是完成了采购员的工作。把藏品整理安置好,也只是尽到了保管员的职责。要使自己的收藏有所提高,有所成就,就绝不能仅满足于当好采购员和保管员,而应争当一名知识渊博的“研究员”。要善于从历史、文化、艺术和工艺等方面对藏品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由藏家转变为行家和专家。
                                                                                            器物伤残是时间悠久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历史的一种演示。伤残器有的系历史磨难与自然力的变故而留下的疤痕,它本身就是沧桑岁月的见证。古瓷片和伤残器标本把历史之谜和悬念传了下来,让世人去回味、去研究、去探索,使其在收藏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不少收藏和研究古陶瓷残器和瓷片的藏家,譬如北京的白明,当属是此类中的最出名的专家了,他外号叫“片儿白”,从捡瓷片起步,现在拥有自己的闻名全国的古瓷器标本博物馆。脚踏实地,从最基础的标本开始起步的人,不但练就了很好的眼光,收藏了大量丰富的藏品,开阔了视野,而且还有较深的研究,有的还发表了很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真可谓藏有所乐,乐在其中。

上一篇: 如何选择碎瓷片收藏

下一篇: 热衷淘瓷片的“片儿白”